• X开头的成语 (2068个)

    441

    下笔有神

    成语拼音:
    xià bǐ yǒu shén
    成语解释:
    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亦作“下笔如神”、“下笔如有神”。
    成语出处: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442

    行不由西州路

    成语拼音:
    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
    成语解释:
    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怀念故人,悲悼亡友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443

    瑕不掩瑜

    成语拼音:
    xiá bù yǎn yú
    成语解释: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444

    瑕不掩玉

    成语拼音:
    xiá bù yǎn yù
    成语解释: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成语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445

    心不由意

    成语拼音:
    xīn bù yóu yì
    成语解释:
    谓不出于本意。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七二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风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446

    瑕不揜瑜

    成语拼音:
    xiá bù yǒu yú
    成语解释:
    见“瑕不掩瑜”。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447

    邪不压正

    成语拼音:
    xié bù yā zhèng
    成语解释: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成语出处:
    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
    448

    心不由主

    成语拼音:
    xīn bù yóu zhǔ
    成语解释:
    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成语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449

    信不由衷

    成语拼音:
    xì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信:诚实;衷:内心。诚实不是出于内心。比喻假意敷衍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
    450

    喜不自禁

    成语拼音:
    xǐ bù zì jīn
    成语解释: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出处:
    梁实秋《槐园梦忆》:“季淑就驻足而观,喜不自禁。”
    451

    兴波作浪

    成语拼音:
    xīng bō zuò làng
    成语解释:
    兴:掀起;作:兴起。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7回:“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
    452

    薛卞之门

    成语拼音:
    xuē biàn zhī mén
    成语解释:
    薛: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453

    先辨淄渑

    成语拼音:
    xiān biàn zī miǎn
    成语解释:
    淄渑:山东水名,二水味道不同,合流后不易分辨。事先辨别二水的味道。比喻物极必反其源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口将爽者,先辨淄渑。”
    454

    学不沾洽

    成语拼音:
    xué bù zhān qià
    成语解释:
    沾洽:雨水沾足,渊博。学识不够渊博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455

    行不知往

    成语拼音:
    xíng bù zhī wǎng
    成语解释:
    行:走。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动不能自主,只能听任自然摆布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456

    下坂走丸

    成语拼音:
    xià bǎn zǒu wán
    成语解释:
    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457

    雪耻报仇

    成语拼音:
    xuě chǐ bào chóu
    成语解释: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458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成语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459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成语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460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成语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
    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 X开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