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只当了一个下大夫。
    他见纣王无道,又受到妲己的迫害,逃出商朝都城朝歌。他来到渭水边隐居,天天钓鱼。他钓鱼与众不同,杆短线长,钩直无饵。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天,西伯侯姬昌经过渭水,回西岐去。他听说姜子牙是位贤人,就亲自来请他到西岐去。姜子牙故意回避,躲在芦苇丛里不出来。姬昌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双命人抬着礼品,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
    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被文王封为丞相,帮助文王、武王伐纣,创立了周朝。
    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为了求贤,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解释
    成语名称: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成语拼音: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成语解释: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典故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成语例句:
    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详细解释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只当了一个下大夫。他见纣王无道,又受到妲己的迫害,逃出商朝都城朝歌。他来到渭水边隐居,天天钓鱼。他钓鱼与众不同,杆短线长,钩直无饵。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