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缩写是djs的成语 (13个)

    1

    垫脚石

    成语拼音:
    diàn jiǎo shí
    成语解释: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
    梁实秋《谈考试》:“冒冒然去应试,只是凑热闹,劳民伤财,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
    2

    担饥受冻

    成语拼音:
    dān jī shòu dòng
    成语解释:
    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3

    斗酒双柑

    成语拼音:
    dòu jiǔ shuāng gān
    成语解释: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成语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
    4

    砥节守公

    成语拼音:
    dǐ jié shǒu gōng
    成语解释:
    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成语出处: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5

    担惊受恐

    成语拼音:
    dān jīng shòu kǒng
    成语解释:
    见“担惊忍怕”。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6

    遁迹桑门

    成语拼音:
    dùn jì sāng mén
    成语解释:
    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成语出处:
    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7

    担惊受怕

    成语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成语解释: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8

    耽惊受怕

    成语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成语解释:
    担受惊吓
    成语出处:
    元 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
    9

    睹景伤情

    成语拼音:
    dǔ jǐng shāng qíng
    成语解释:
    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10

    对景伤情

    成语拼音:
    duì jǐng shāng qíng
    成语解释: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集贤宾 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11

    大惊失色

    成语拼音:
    dà jīng shī sè
    成语解释: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12

    蹈节死义

    成语拼音:
    dǎo jié sǐ yì
    成语解释: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成语出处:
    《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13

    大奸似忠

    成语拼音:
    dà jiān sì zhōng
    成语解释:
    奸:邪恶,诈伪。内心奸恶,貌似忠厚
    成语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大奸似忠,外视朴野,中藏巧诈。”
    * djs成语,拼音缩写是djs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