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下下人的成语 (179个)

    101

    贩夫俗子

    成语拼音:
    fàn fū sú zǐ
    成语解释:
    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泛指商贩等层平民。
    成语出处: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茶客娶兴》:“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102

    放虎归山

    成语拼音:
    fà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
    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放走;留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成语出处:
    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103

    放龙入海

    成语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放走敌,留后患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104

    分庭抗礼

    成语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成语解释:
    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105

    风行草偃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cǎo yǎn
    成语解释:
    行:过;吹过;偃:卧倒;倒伏。风吹过来;草就倒伏。比喻上面的意图传来;级一律绝对服从。也比喻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6

    放鱼入海

    成语拼音:
    fàng yú rù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放走敌,留祸根。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107

    功盖天地

    成语拼音:
    gōng gài tiān dì
    成语解释: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所有。形容功劳极大
    成语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108

    黄发垂髫

    成语拼音:
    huáng fà chuí tiáo
    成语解释:
    黄发:老年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垂。指老与儿童。
    成语出处: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109

    见鞍思马

    成语拼音:
    jiàn ān sī mǎ
    成语解释: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110

    金龟换酒

    成语拼音:
    jīn guī huàn jiǔ
    成语解释:
    金龟换美酒。形容为豁达,恣情纵酒。
    成语出处:
    唐 李白《李太白集 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111

    己溺己饥

    成语拼音:
    jǐ nì jǐ jī
    成语解释: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禹思天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禹思天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112

    鸡犬皆仙

    成语拼音:
    jī quǎn jiē xiān
    成语解释: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也跟着得势。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113

    泾清渭浊

    成语拼音:
    jīng qīng wèi zhuó
    成语解释:
    泾水清,渭水浊。比喻品的高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114

    泾浊渭清

    成语拼音:
    jīng zhuó wèi qīng
    成语解释:
    泾水浊,渭水清。比喻品的高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115

    留芳千古

    成语拼音:
    liú fāng qiān gǔ
    成语解释:
    一个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美好的印象
    成语出处:
    清·贪梦道《彭公案》第62回:“要做几件别古绝今之事,也好留芳千古。”
    116

    流风余韵

    成语拼音:
    liú fēng yú yùn
    成语解释:
    流传来的风度、情操
    成语出处:
    清 方宗诚《序》:“高逸士之流风余韵,可以廉顽而立懦者。”
    117

    门当户对

    成语拼音:
    mén dāng hù duì
    成语解释: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成语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奇。”
    118

    目使颐令

    成语拼音:
    mù shǐ yí lìng
    成语解释:
    用眼睛、用巴指使。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成语出处:
    《新唐书 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莫不恶之。”
    119

    明扬侧陋

    成语拼音:
    míng yáng cè lòu
    成语解释:
    侧陋:之地位低而才德兼备的贤。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
    成语出处:
    《尚书 尧典》:“明明扬侧陋。”
    120

    难兄难弟

    成语拼音:
    nán xiōng nán dì
    成语解释: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同样坏。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 关于下下人的成语 形容下下人的成语 描述下下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