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下下人的成语 (179个)

    161

    遗黎故老

    成语拼音:
    yí lí gù lǎo
    成语解释:
    指前朝留的历经世变的老
    成语出处:
    明·宋濂《曾君石表碑》:“当宋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162

    元龙高卧

    成语拼音:
    yuán lóng gāo wò
    成语解释: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床。后比喻对客怠慢无礼。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床。”
    163

    一龙一猪

    成语拼音:
    yī lóng yī zhū
    成语解释:
    比喻两个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164

    杳如黄鹤

    成语拼音:
    yǎo rú huáng hè
    成语解释: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落不明。
    成语出处: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65

    缨緌之徒

    成语拼音:
    yīng ruí zhī tú
    成语解释:
    缨緌:古代帽子垂的结带。带帽子的,指社会上层
    成语出处: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166

    一时伯仲

    成语拼音:
    yī shí bó zhòng
    成语解释:
    谓两水准才能难分高。伯仲,指兄弟。
    成语出处:
    清·吴兰馨《绛蘅秋·秋社》:“看这怡蕉客所作诸诗,可的是一时伯仲呢!”
    167

    遗闻逸事

    成语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
    指前代或前遗留来而少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成语出处:
    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
    168

    遗文轶事

    成语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
    遗文:前流传来的诗文;轶事:逸事。流传在外而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成语出处:
    宋·朱熹《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搜集先世遗文轶事,纤悉无遗。”
    169

    贻笑大方

    成语拼音:
    yí xiào dà fāng
    成语解释:
    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留笑柄给内行;让内行笑话。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70

    遗休余烈

    成语拼音:
    yí xiū yú liè
    成语解释:
    比喻前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尊皇太后册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获承之,以继我仁考之遗休余烈。”
    171

    余音绕梁

    成语拼音:
    yú yīn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乐声。仿佛遗留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经久不忘。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弗去。”
    172

    贻燕之训

    成语拼音:
    yí yàn zhī xùn
    成语解释:
    燕:通“宴”,安逸,安闲。留安逸的教训。指告诫后只求生活安逸,不求飞黄腾达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许昌县令新厅壁记》:“呜呼吾家世以清简,垂为贻燕之训。”
    173

    颐指进退

    成语拼音:
    yí zhǐ jìn tuì
    成语解释:
    颐指:以巴动向示意。形容指挥时的傲慢神态
    成语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麾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174

    长虺成蛇

    成语拼音:
    zhǎng huī chéng shé
    成语解释: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
    成语出处:
    《洛阳伽蓝记 建中寺》:“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175

    纵虎归山

    成语拼音:
    zò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留后患。纵:放;释放。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176

    逐客令

    成语拼音:
    zhú kè lìng
    成语解释:
    秦始皇曾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赶走不受欢迎的客逐客令。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逐客令了。”
    177

    逐客之令

    成语拼音:
    zhú kè zhī lìng
    成语解释:
    秦始皇曾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赶走不受欢迎的客逐客令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178

    醉山颓倒

    成语拼音:
    zuì shān tuí dǎo
    成语解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179

    置之死地

    成语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成语解释:
    有意使处于无法生存去的境地。
    成语出处: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关于下下人的成语 形容下下人的成语 描述下下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