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下不下的成语 (258个)

    241

    燕骏千金

    成语拼音:
    yàn jùn qiān jīn
    成语解释: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马骨,于是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成语出处: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马骨,于是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242

    云泥分隔

    成语拼音:
    yún ní fēn gé
    成语解释: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高悬殊。比喻双方相隔甚远,能相见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243

    杳如黄鹤

    成语拼音:
    yǎo rú huáng hè
    成语解释: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明。
    成语出处: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44

    晏然自若

    成语拼音:
    yàn rán zì ruò
    成语解释: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沉静如常。
    成语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245

    以死继之

    成语拼音:
    yǐ sǐ jì zhī
    成语解释:
    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去。形容决心很大,可动摇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济,则以死继之。”
    246

    以死济之

    成语拼音:
    yǐ sǐ jì zhī
    成语解释:
    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去。形容决心很大,可动摇
    成语出处:
    章炳麟《电湘救赵》:“炎公受省宪付托之重,更当以死济之。”
    247

    扬汤止沸

    成语拼音:
    yáng tāng zhǐ fèi
    成语解释: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沸腾。比喻办法彻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如灭火去薪。”
    248

    遗闻逸事

    成语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见于正式记载的。
    成语出处:
    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
    249

    余音绕梁

    成语拼音:
    yú yīn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乐声。仿佛遗留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忘。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250

    摇摇欲坠

    成语拼音:
    yáo yáo yù zhuì
    成语解释:
    摇摇:摇晃;动摇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来。摇摇晃晃;即将掉来。形容很稳定;就要掉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251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成语拼音: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
    成语解释:
    着:棋落子。指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成语出处:
    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
    252

    擢发莫数

    成语拼音:
    zhuó fà mò shǔ
    成语解释:
    擢:拔;莫:能。拔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清。
    成语出处:
    《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253

    正冠纳履

    成语拼音:
    zhèng guàn nà lǚ
    成语解释: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要弄帽子,瓜田里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
    成语出处: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蹈。”
    254

    指麾可定

    成语拼音:
    zhǐ huī kě dìng
    成语解释:
    谓一经调度安排,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指麾即定矣”。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指麾即定矣”。
    255

    逐客令

    成语拼音:
    zhú kè lìng
    成语解释:
    秦始皇曾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受欢迎的客人为逐客令。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逐客令了。”
    256

    逐客之令

    成语拼音:
    zhú kè zhī lìng
    成语解释:
    秦始皇曾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受欢迎的客人为逐客令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257

    乍雨乍晴

    成语拼音:
    zhà yǔ zhà qíng
    成语解释:
    乍:忽然。指忽儿雨,忽儿天晴。比喻人心情定,变化多端,也比喻时局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浣溪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昼偏长,为谁消瘦损容光。”
    258

    智周万物

    成语拼音:
    zhì zhōu wàn wù
    成语解释:
    万物无所知。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
    * 关于下不下的成语 形容下不下的成语 描述下不下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