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一一的成语 (563个)

    441

    牛溲马勃

    成语拼音:
    niú sōu mǎ bó
    成语解释:
    牛溲:牛屎;说指车前草。马勃: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442

    判若两人

    成语拼音:
    pàn ruò liǎng rén
    成语解释: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样;截然同。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443

    偏信则暗

    成语拼音:
    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偏信:只听信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方面的话,就能明辨是非。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444

    求大同,存小异

    成语拼音: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成语解释: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同的意见。
    成语出处:
    445

    群分类聚

    成语拼音:
    qún fēn lèi jù
    成语解释:
    聚:聚集。指同类的事物聚合在起,同的事物以类区分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446

    缺口镊子

    成语拼音:
    quē kǒu niè zi
    成语解释: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能。故用以比喻拔的吝啬鬼。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
    447

    勤勤恳恳

    成语拼音:
    qín qín kěn kěn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苟。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448

    掐头去尾

    成语拼音:
    qiā tóu qù wěi
    成语解释: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重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
    蒋子龙《拜年》:“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上了!”
    449

    犬牙差互

    成语拼音:
    quǎn yá cī hù
    成语解释:
    形容地势像犬牙样参差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可知其源。”
    450

    清雅绝尘

    成语拼音:
    qīng yǎ jué chén
    成语解释:
    绝尘:沾尘土。清新雅致,
    成语出处:
    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451

    犬牙相接

    成语拼音:
    quǎn yá xiāng jiē
    成语解释:
    形容地势像犬牙样参差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丧》:“甘州之诸屯,犬牙相接。”
    452

    犬牙相临

    成语拼音:
    quǎn yá xiāng lín
    成语解释:
    形容地势像犬牙样参差齐地相连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453

    轻重缓急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huǎn jí
    成语解释:
    缓:慢;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点办的。
    成语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454

    如风过耳

    成语拼音:
    rú fēng guò ěr
    成语解释:
    象风在耳边吹过样。比喻漠关心,相关涉。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455

    人老珠黄

    成语拼音:
    rén lǎo zhū huáng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值钱。
    成语出处:
    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456

    若烹小鲜

    成语拼音:
    ruò pēng xiǎo xiān
    成语解释:
    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样。煮小鱼,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 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457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成语拼音:
    rén wú mào xiàng,shuǐ wú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相:估量,评价。指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能用斗来量
    成语出处: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回:“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西子向业浣纱,飞燕曾充婢役,我虽贫家女,将来或得幸遇,也未可知。”
    458

    人心涣散

    成语拼音:
    rén xīn huàn sàn
    成语解释:
    涣散:散漫,松懈。思想。形容人心齐。亦作“人心涣漓”。
    成语出处: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
    459

    人心如面

    成语拼音:
    rén xīn rú miàn
    成语解释: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样,各相同。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年》:“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460

    如蚁附膻

    成语拼音:
    rú yǐ fù shān
    成语解释:
    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 关于不一一的成语 形容不一一的成语 描述不一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