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可取的成语 (11个)

    1

    力敌

    成语拼音:
    zhǐ kě zhì qǔ,bù kě lì dí
    成语解释:
    敌:抵挡,抵抗。只能用智谋胜,能以实力相拼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2

    貌相,海水斗量

    成语拼音: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相:估量,评价。指能以貌人就像海水能用斗来量一样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貌相,海水斗量!’”
    3

    大节

    成语拼音:
    dà jié bù kě duó
    成语解释:
    大节:临难苟的节操;夺:强。指立身处世的节操能被改变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临大节而夺也。”
    4

    言是人非

    成语拼音:
    yán shì rén fēi
    成语解释:
    谓言论无非议,但为人
    成语出处:
    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铉、张洎言是人非。”
    5

    入虎穴,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进老虎洞,就能捉到小老虎。比喻担风险就得成果。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入虎穴,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知我多少,必大震怖,殄尽也。’”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成语拼音:
    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成语解释:
    短: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之处。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足,智有所明,数有所逮,神有所通。”
    7

    危急关头

    成语拼音:
    wēi jí guān tóu
    成语解释:
    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成语出处: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8

    葑菲之采

    成语拼音:
    fēng fēi zhī cǎi
    成语解释:
    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采。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的谦词。
    成语出处:
    《诗经 邶风 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9

    危亡关头

    成语拼音:
    wēi wáng guān tóu
    成语解释:
    突如其来的、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成语出处:
    10

    斩关夺隘

    成语拼音:
    zhǎn guān duó ài
    成语解释: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挡。
    成语出处:
    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11

    求大同,存小异

    成语拼音: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成语解释: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以各自保留同的意见。
    成语出处:
    * 关于不可取的成语 形容不可取的成语 描述不可取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