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同的成语 (285个)

    261

    霄壤之殊

    成语拼音:
    xiāo rǎng zhī shū
    成语解释:
    霄:云霄,也指天。壤:土地。天和地般。形容差别很大。亦作“霄壤之别”。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醉吟先生》:“善恶智愚,相背绝远,何啻霄壤之殊。”
    262

    相提而论

    成语拼音:
    xiāng tí ér lùn
    成语解释:
    的人或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263

    嬉笑怒骂

    成语拼音:
    xī xiào nù mà
    成语解释:
    嬉:戏乐。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表现。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264

    兴云致雨

    成语拼音:
    xīng yún zhì yǔ
    成语解释:
    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凡响。
    成语出处:
    唐·皇甫氏《原化记·陆生》:“道成者能兴云致雨,坐在立亡。”
    265

    一花独放

    成语拼音:
    yī huā dú fàng
    成语解释: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成语出处:
    姚荣铨《无边秋色入画图》:“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画种,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一花独放了。”
    266

    颜筋柳骨

    成语拼音:
    yán jīn liǔ gǔ
    成语解释: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也泛称书法极佳。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267

    异军特起

    成语拼音:
    yì jūn tè qǐ
    成语解释: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另一支军队引人注目的兴起。比喻与众的新派别或新事物突然兴起。亦作“苍头起异军”、“异军突起”。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六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268

    一龙九种

    成语拼音:
    yī lóng jiǔ zhǒng
    成语解释:
    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比喻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坏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俗语说的好,‘一龙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
    269

    幽明异路

    成语拼音:
    yōu míng yì lù
    成语解释:
    幽明:阴间和阳间。阴间和阳间是的道路
    成语出处:
    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270

    云泥殊路

    成语拼音:
    yún ní shū lù
    成语解释: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比喻地位悬殊。
    成语出处: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271

    崟崎历落

    成语拼音:
    yín qí lì luò
    成语解释: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时湮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272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成语拼音: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
    成语解释:
    比喻在寻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现了个寻常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273

    言人人殊

    成语拼音:
    yán rén rén shū
    成语解释:
    殊:。说的话个个。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274

    因时施宜

    成语拼音:
    yīn shí shī yí
    成语解释:
    因:根据;宜:适当。根据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韦贤传论》:“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施宜。”
    275

    乐山乐水

    成语拼音:
    yào shān yào shuǐ
    成语解释: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
    成语出处:
    《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276

    异闻传说

    成语拼音:
    yì wén chuán shuō
    成语解释:
    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6回:“诧异得那合学生员,街上的百姓,通国的乡绅,面面相觑,当做件异闻传说!”
    277

    异政殊俗

    成语拼音:
    yì zhèng shū sú
    成语解释:
    异政:的政教;殊俗:的风俗。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
    成语出处:
    《诗经》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278

    自出新意

    成语拼音:
    zì chū xīn yì
    成语解释:
    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的个人见解、旨趣
    成语出处:
    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279

    自出胸臆

    成语拼音:
    zì chū xiōng yì
    成语解释:
    臆:胸。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的个人见解、旨趣
    成语出处:
    清·汪琬《吴道贤诗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绳墨之外,自出胸臆。”
    280

    逐臭之夫

    成语拼音:
    zhú chòu zhī fū
    成语解释:
    比喻嗜好怪癖,与众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 关于不同的成语 形容不同的成语 描述不同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