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同的成语 (285个)

    121

    自负

    成语拼音:
    zì fù bù fán
    成语解释:
    自恃高明,寻常。
    成语出处: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凡,为诗记之。’”
    122

    卓荦

    成语拼音:
    zhuó luò bù fán
    成语解释:
    卓荦:特出。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
    成语出处: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15回:“君家兄弟皆卓荦凡,正合用着,寻人实在难。”
    123

    卓荦

    成语拼音:
    zhuó luò bù qún
    成语解释:
    卓荦:特出;群:跟一般人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魏先生墓志铭》:“子一风神杰出,少受学于子敬,卓荦群。”
    124

    卓逸

    成语拼音:
    zhuó yì bù qún
    成语解释:
    群:跟一般人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
    成语出处:
    汉·蔡邕《荐边让书》:“才艺言行,卓逸群。”
    125

    别出心裁

    成语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成语出处:
    明 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126

    别出新裁

    成语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
    指独创一格,与众
    成语出处:
    清 顾观光《武陵山人杂着 杂说》:“敖继公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于经文有难通处,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
    127

    别出新意

    成语拼音:
    bié chū xīn yì
    成语解释:
    独创一格,与众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能补其所伤,所得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128

    别具肺肠

    成语拼音:
    bié jù fèi ch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动机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的的奇特的主张。
    成语出处:
    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易为合理之解决。”
    129

    别具匠心

    成语拼音:
    bié jù jiàng xīn
    成语解释: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成语出处: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按古,匠心独妙。”
    130

    别有肺肠

    成语拼音:
    bié yǒu fèi cháng
    成语解释:
    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的的奇特的主张。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131

    别置一喙

    成语拼音:
    bié zhì yī huì
    成语解释: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意见。
    成语出处: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132

    楚楚

    成语拼音:
    chǔ chǔ bù fán
    成语解释:
    形容人才出众,寻常。
    成语出处:
    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133

    超尘拔俗

    成语拼音:
    chāo chén bá sú
    成语解释: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凡俗。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134

    参差错落

    成语拼音:
    cēn cī cuò luò
    成语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135

    寸木岑楼

    成语拼音:
    cùn mù cén lóu
    成语解释:
    一寸长的木材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就比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136

    承颜候色

    成语拼音:
    chéng yán hòu sè
    成语解释:
    看人脸色行事,敢有意见。
    成语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寇治传》:“畏避势家,承颜候色,能有所执据。”
    137

    此一时,彼一时

    成语拼音: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语解释:
    此:这;彼:那。时间,情况有了变化,能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38

    独出心裁

    成语拼音:
    dú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
    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的办法来。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宗之。”
    139

    动如参商

    成语拼音:
    dòng rú cān shāng
    成语解释: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成语出处:
    唐·杜甫《赠卫八处处士》:“人生相见,动如参与商。”
    140

    丰标

    成语拼音:
    fēng biāo bù fán
    成语解释:
    风度仪表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凡,愿执箕帚。”
    * 关于不同的成语 形容不同的成语 描述不同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