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不定的成语 (144个)

    121

    目眩魂摇

    成语拼音:
    mù xuàn hún yáo
    成语解释:
    眩:眼花;摇:摆动。眼花缭乱,心神。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顾盼之间,目眩魂摇。”
    122

    目眩神夺

    成语拼音:
    mù xuàn shén duó
    成语解释:
    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夺,瞻恋弗舍。”
    123

    目眩神迷

    成语拼音:
    mù xuàn shén mí
    成语解释:
    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顿时吓得出神。”
    124

    马足车尘

    成语拼音:
    mǎ zú chē chén
    成语解释:
    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
    成语出处:
    秋瑾《申江题壁》:“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正声稀。”
    125

    染苍染黄

    成语拼音:
    rǎn cāng rǎn huáng
    成语解释:
    苍:青色。比喻变化,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26

    若有所丧

    成语拼音:
    ruò yǒu suǒ sàng
    成语解释: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
    127

    若有所亡

    成语拼音:
    ruò yǒu suǒ wáng
    成语解释:
    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同“若有所丧”。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
    128

    神魂撩乱

    成语拼音:
    shén hún liáo luàn
    成语解释:
    撩乱:同“缭乱”,纷乱。指心神纷乱
    成语出处:
    宋·杨泽民《夜游宫》:“致得心肠转。教令得神魂撩乱。”
    129

    四海为家

    成语拼音:
    sì hǎi wéi jiā
    成语解释: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帝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130

    爽然若失

    成语拼音:
    s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语解释:
    爽然:主意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31

    神摇目眩

    成语拼音:
    shén yáo mù xuàn
    成语解释:
    摇:摆动;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陆次云《费宫人传》:“每升御坐,辄神摇目眩,见白衣人长数丈者在前立。”
    132

    失张失志

    成语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
    成语出处:
    《清平山堂话本 简贴和尚》:“那婆子听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
    133

    失张失致

    成语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
    成语出处:
    《品花宝鉴》第八回:“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失张失致的道:‘奇怪!’”
    134

    亡魂失魄

    成语拼音:
    wáng hún shī hún
    成语解释: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行动失常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135

    信外轻毛

    成语拼音:
    xìn wài qīng máo
    成语解释:
    佛教语。信心动摇,像鸿毛轻飘浮动
    成语出处:
    《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136

    心痒难揉

    成语拼音:
    xīn yǎng nán róu
    成语解释: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成语出处:
    元 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痒难揉,则教我几声长吁到的晓?”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
    137

    心痒难挝

    成语拼音:
    xīn yǎng nán zhuā
    成语解释:
    挝: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忽抬头,见他的那金箍棒靠在东壁,喜得他心痒难挝。”
    138

    有头没脑

    成语拼音:
    yǒu tóu méi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言行丢三落四。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说着东边,认着西边。”
    139

    雨卧风餐

    成语拼音:
    yǔ wò fēng cān
    成语解释:
    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140

    朝东暮西

    成语拼音:
    zhāo dōng mù xī
    成语解释: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比喻变来变去,专一
    成语出处: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 关于不定的成语 形容不定的成语 描述不定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