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东东的成语 (248个)

    181

    海逝波

    成语拼音:
    dōng hǎi shì bō
    成语解释:
    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成语出处: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182

    海扬尘

    成语拼音:
    dōng hǎi yáng chén
    成语解释:
    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183

    大江

    成语拼音:
    dà jiāng dōng qù
    成语解释:
    长江的水往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84

    箭南金

    成语拼音:
    dōng jiàn nán jīn
    成语解释:
    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成语出处: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箭与南金。”
    185

    家丘

    成语拼音:
    dōng jiā qiū
    成语解释: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家丘者也。”
    186

    捞西摸

    成语拼音:
    dōng lāo xī mō
    成语解释: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成语出处: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187

    来西去

    成语拼音:
    dōng lái xī qù
    成语解释:
    谓行人来来往往。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188

    邻西舍

    成语拼音:
    dōng lín xī shè
    成语解释:
    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成语出处:
    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189

    量西折

    成语拼音:
    dōng liàng xī shé
    成语解释:
    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成语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190

    猎西渔

    成语拼音:
    dōng liè xī yú
    成语解释:
    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成语出处:
    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191

    拦西阻

    成语拼音:
    dōng lán xī zǔ
    成语解释:
    指极力阻拦
    成语出处:
    《雪岩外传》第十回:“众家人听说,忙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
    192

    鳞西爪

    成语拼音:
    dōng lín xī zhǎo
    成语解释:
    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鳞西爪,语焉不详。”
    193

    鸣西应

    成语拼音:
    dōng míng xī yīng
    成语解释: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成语出处: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鸣西应,速于邮命。”
    194

    南半壁

    成语拼音:
    dōng nán bàn bì
    成语解释: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以南的半边江山。
    成语出处: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南半壁天。”
    195

    扭西捏

    成语拼音:
    dōng niǔ xī niē
    成语解释:
    扭捏作态,不爽快。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196

    怒西怨

    成语拼音:
    dōng nù xī yuàn
    成语解释:
    比喻迁怒于人。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怒西怨。”
    197

    墙处子

    成语拼音:
    dōng qiáng chǔ zǐ
    成语解释:
    指邻居的处女。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下》:“踰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198

    趋西步

    成语拼音:
    dōng qū xī bù
    成语解释:
    谓相背而行。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比之损》:“二人异路,趋西步,千里之外,不相知处。”
    199

    施效颦

    成语拼音:
    dōng shī xiào pín
    成语解释: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00

    山再起

    成语拼音:
    dōng shān zài qǐ
    成语解释:
    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山起。”
    * 关于东东的成语 形容东东的成语 描述东东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