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丢失的成语 (17个)

    1

    楚弓楚得

    成语拼音:
    chǔ gōng chǔ dé
    成语解释:
    楚国人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2

    亡羊补牢

    成语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解释:
    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亡:逃亡,;牢:关牲口的圈。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

    之东隅

    成语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
    成语解释:
    早上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败(最后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之东隅,收之桑榆。”
    4

    迷途

    成语拼音:
    mí tú shī ǒu
    成语解释:
    迷途:迷道路;偶:伴侣。迷了道路,了朋友。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
    成语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慌若迷途偶,黡如深夜撤烛。”
    5

    若有所

    成语拼音:
    ruò yǒu suǒ shī
    成语解释:
    好像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神情怅惘;心神不定的样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 梁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
    6

    如有所

    成语拼音:
    rú yǒu suǒ shī
    成语解释:
    好象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宋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
    7

    塞翁

    成语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
    成语解释:
    边塞一老人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8

    歧路亡羊

    成语拼音:
    qí lù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
    亡:。在岔道上跑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成语出处:
    《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9

    路不拾遗

    成语拼音:
    lù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
    遗: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10

    人多手杂

    成语拼音:
    rén duō shǒu zá
    成语解释: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11

    补牢顾犬

    成语拼音:
    bǔ láo gù quǎn
    成语解释:
    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误,及时设法补救。
    成语出处:
    语本《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2

    道不拾遗

    成语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
    遗: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13

    多歧亡羊

    成语拼音:
    duō qí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4

    前功尽弃

    成语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成语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15

    舍策追羊

    成语拼音:
    shě cè zhuī yáng
    成语解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16

    扫地以尽

    成语拼音:
    sǎo dì yǐ jìn
    成语解释: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干净。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新民议 禁早婚议》:“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将扫地以尽。”
    17

    书缺简脱

    成语拼音:
    shū quē jiǎn tuō
    成语解释:
    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指书简散佚残缺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
    * 关于丢失的成语 形容丢失的成语 描述丢失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