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途的成语 (9个)

    1

    道而废

    成语拼音:
    zhōng dào ér fèi
    成语解释:
    道:。半路就停止了。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2

    而废

    成语拼音:
    zhōng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成语出处:
    《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而废。”
    3

    断织劝学

    成语拼音:
    duàn zhī quàn xué
    成语解释: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成语出处: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4

    骑虎难下

    成语拼音:
    qí hǔ nán xià
    成语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明史 袁化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5

    半路修行

    成语拼音:
    bàn lù xiū xíng
    成语解释: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成语出处:
    参见“半路出家”。
    6

    断织之诫

    成语拼音:
    duàn zhī zhī jiè
    成语解释: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辍学的人。
    成语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7

    断杼择邻

    成语拼音:
    duàn zhù zé lín
    成语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成语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8

    废然而反

    成语拼音:
    fèi rán ér fǎn
    成语解释: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9

    摇席破座

    成语拼音:
    yáo xí pò zuò
    成语解释:
    谓在饮宴离席。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哥哥,你不达理!这般御酒不吃,摇席破座的,且去看甚么哩?”
    * 关于中途的成语 形容中途的成语 描述中途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