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乐器的成语 (77个)

    41

    改弦更张

    成语拼音: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成语解释: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张:给上弦。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42

    黄钟毁弃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
    成语解释: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43

    黄钟瓦釜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ǔ
    成语解释: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44

    黄钟瓦缶

    成语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ǒu
    成语解释:
    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成语出处: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45

    急管繁弦

    成语拼音:
    jí guǎn fán xián
    成语解释: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46

    解弦更张

    成语拼音: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成语解释:
    更:改换;张:给上弦。改换、调整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47

    击筑悲歌

    成语拼音:
    jī zhù bēi gē
    成语解释:
    击:敲击;筑:古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48

    击钟陈鼎

    成语拼音:
    jī zhōng chén dǐng
    成语解释:
    钟:古代;鼎:古代炊。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成语出处:
    《史记 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49

    胶柱鼓瑟

    成语拼音:
    jiāo zhù gǔ sè
    成语解释:
    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50

    胶柱调瑟

    成语拼音:
    jiāo zhù tiáo sè
    成语解释:
    瑟:古代一种弹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成语出处:
    《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51

    品竹调弦

    成语拼音:
    pǐn zhú diào xián
    成语解释: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
    成语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52

    敲金击石

    成语拼音:
    qiāo jīn jī shí
    成语解释: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演奏钟磬等。也形容声音铿锵。
    成语出处: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53

    轻拢慢捻

    成语拼音:
    qīng lǒng màn niǎn
    成语解释:
    拢:叩弦;捻:揉弦。形容从容地弹奏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4

    取瑟而歌

    成语拼音:
    qǔ sè ér gē
    成语解释:
    瑟:弦。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55

    琴瑟和同

    成语拼音:
    qín sè hé tóng
    成语解释:
    琴瑟:两种弦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成语出处:
    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再不趁蝶使蜂媒厮断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厮搬弄,但能够鱼水相逢琴瑟和同。”
    56

    巧舌如簧

    成语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
    成语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57

    琴瑟失调

    成语拼音:
    qín sè shī tiáo
    成语解释:
    琴瑟:古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成语出处:
    《汉书 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58

    琴瑟相调

    成语拼音:
    qín sè xiāng tiáo
    成语解释:
    琴瑟:古代两种。比喻夫妻恩爱,感情融洽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59

    轻挑漫剔

    成语拼音:
    qīng tiāo màn tī
    成语解释:
    形容从容地弹奏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初起不过轻挑漫剔,声响悠柔。”
    60

    如埙如篪

    成语拼音:
    rú xūn rú chí
    成语解释:
    埙、篪、名。这两种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 关于乐器的成语 形容乐器的成语 描述乐器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