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事物的成语 (961个)

    361

    恍如隔世

    成语拼音:
    huǎng rú gé shì
    成语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变化之大的感慨。
    成语出处: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362

    换日偷天

    成语拼音:
    huàn rì tōu tiān
    成语解释:
    比喻暗中改变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成语出处:
    明 屠隆《彩毫记 宫禁生谗》:“叵耐狂生诗太狂,只愁谤语外传扬,但凭换日偷天手,难免嘲风弄月殃。”
    363

    绘声绘色

    成语拼音:
    huì shēng huì sè
    成语解释:
    绘:指绘;描摹。形容讲述或描写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364

    回生起死

    成语拼音:
    huí shēng qǐ sǐ
    成语解释: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365

    海市蜃楼

    成语拼音:
    hǎi shì shèn lóu
    成语解释: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366

    好恶同之

    成语拼音:
    hào wù tóng zhī
    成语解释:
    好:喜爱,喜好;恶:憎恨,讨厌。对于有同一的爱憎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367

    混为一谈

    成语拼音:
    hùn wéi yī tán
    成语解释:
    混:搀杂。把不同的或人混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368

    虎啸风驰

    成语拼音:
    hǔ xiào fēng chí
    成语解释:
    啸:兽类的长声吼叫。指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夫虎啸风驰,龙兴云属,故重华立而元凯升,辛受生而飞廉进。”
    369

    虎啸龙吟

    成语拼音:
    hǔ xiào lóng yín
    成语解释:
    啸:兽类大声吼叫;吟:鸣。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互相感应。也比喻声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2卷:“经云:鹤鸣在阴,其子和之。又云:虎啸龙吟,类相感,岂谬言哉!”
    370

    还原反本

    成语拼音:
    hái yuán fǎn běn
    成语解释:
    回复到的本来形态。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毒蝎枉修人道行,还原反本见真形。”
    371

    烘云托月

    成语拼音:
    hōng yún tuō yuè
    成语解释:
    烘;渲染;托:衬托 。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比喻不从正面描绘;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372

    渐不可长

    成语拼音:
    jiàn bù kě zhǎng
    成语解释:
    指刚露头的不好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成语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谭州居住。”
    373

    绝长补短

    成语拼音:
    jué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
    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长短相济。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374

    崛地而起

    成语拼音:
    jué dì ér qǐ
    成语解释:
    崛:高起,突起。从平地上突起。形容某种新兴出现极为迅速。
    成语出处:
    375

    甲冠天下

    成语拼音:
    jiǎ guà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
    376

    江河日下

    成语拼音:
    jiāng hé rì xià
    成语解释:
    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成语出处:
    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
    377

    截鹤续凫

    成语拼音:
    jié hè xù fú
    成语解释:
    比喻勉强替代,失其本性。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378

    加减乘除

    成语拼音:
    jiā jiǎn chéng chú
    成语解释:
    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的消长变化
    成语出处:
    明 王九思《端正好 次韵赠邵晋夫归隐》:“端的是太平人,谁想道命儿中加减乘除。”
    379

    斤斤计较

    成语拼音:
    jīn jīn jì jiào
    成语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
    成语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380

    精金美玉

    成语拼音:
    jīng jīn měi yù
    成语解释:
    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
    成语出处: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 关于事物的成语 形容事物的成语 描述事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