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上人的成语 (114个)

    101

    迷魂阵

    成语拼音:
    mí hún zhèn
    成语解释:
    比喻使迷惑而当的圈套、计谋。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可也强打入迷魂阵。”
    102

    舍生忘死

    成语拼音:
    shě shēng wàng sǐ
    成语解释:
    不把个的生死放在心。舍:舍弃。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103

    升堂拜母

    成语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成语解释:
    升:登;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家。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04

    书香门第

    成语拼音:
    shū xiāng mén dì
    成语解释:
    书香:指辈有读书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的家庭。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105

    恫瘝在抱

    成语拼音:
    tōng guān zài bào
    成语解释:
    恫:疼痛;瘝:病。把民的疾苦放在心
    成语出处:
    《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106

    恫瘝在身

    成语拼音:
    tōng guān zài shēng
    成语解释:
    恫:疼痛;瘝:病。把民的疾苦放在心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第二卷:“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处处恫瘝在身。”
    107

    天理良心

    成语拼音:
    tiān lǐ liáng xīn
    成语解释:
    天理:自然之理,天主持的公理。良心:旧指类纯真善良之心。指的天性善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一到院里,只听凤姐说道:‘天理良心!我在这屋里熬的越发成了贼了!’”
    108

    天理难容

    成语拼音:
    tiān lǐ nán róng
    成语解释:
    虽然一时对恶无可奈何;但觉得天不会放过他。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109

    误入迷津

    成语拼音:
    wù rù mí jīn
    成语解释:
    指受迷惑而走迷途
    成语出处:
    110

    误入迷途

    成语拼音:
    wù rù mí tú
    成语解释:
    指受迷惑而走迷途
    成语出处:
    111

    文章盖世

    成语拼音:
    wén zhāng gài shì
    成语解释:
    盖世:超过世。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
    成语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苏琼善词》:“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性情风流。”
    112

    缨緌之徒

    成语拼音:
    yīng ruí zhī tú
    成语解释:
    缨緌: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带帽子的,指社会
    成语出处: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113

    衣绣夜行

    成语拼音:
    yī xiù yè xíng
    成语解释:
    衣:穿。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街行走。比喻富贵以后不为知。亦作“衣锦夜游”、“衣锦夜行”。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114

    支策据梧

    成语拼音:
    zhī cè jù wú
    成语解释: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的技艺几乎都算得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成语出处: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 关于人上人的成语 形容人上人的成语 描述人上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