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1118个)

    101

    问柳寻花

    成语拼音:
    wèn liǔ xún huā
    成语解释:
    ①玩赏春景。②后以“花”、“柳”喻妓女,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
    成语出处: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102

    蛙鸣蝉噪

    成语拼音:
    wā míng chán zào
    成语解释:
    蛙声和蝉声,使听了厌烦。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成语出处: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103

    作嫁

    成语拼音:
    wèi rén zuò jià
    成语解释:
    原指贫穷家的女儿没钱置备嫁妆;却年年为别缝制嫁衣。后喻白白为别操劳;自己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
    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作嫁衣裳。”
    104

    喧宾夺主

    成语拼音:
    xuān bīn duó zhǔ
    成语解释:
    的声音压倒了主的声音。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喧:声音大;宾:客;夺:压倒;超过。
    成语出处:
    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余仿为之,香则喷鼻而酒味变矣。不论酒而论香,是为喧宾夺主。”
    105

    线抽傀儡

    成语拼音:
    xiàn chōu kuǐ lěi
    成语解释:
    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喻任操纵控制的
    成语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那淮南江水左右官军,被奸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叫行就行,恰似线抽傀儡一般。”
    106

    秀才情半张纸

    成语拼音:
    xiù cái rén qíng bàn zhāng zhǐ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情:情面,情谊。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喻菲薄的礼物
    成语出处:
    明·玩花主《妆楼记·考试》:“自古道:‘秀才情半张纸’,聊备一杯水酒,和你作别。”
    107

    秀才情纸半张

    成语拼音:
    xiù cái rén qíng zhǐ bàn zhāng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情:情面,情意。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喻菲薄的礼物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情只是纸半张。”
    108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的欺侮。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109

    兄弟阋于墙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的欺侮。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110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的欺侮。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11

    戏法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成语拼音:
    xì fǎ rén rén huì biàn,gè yǒu qiǎo miào bù tóng
    成语解释:
    喻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
    成语出处:
    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看。”
    112

    衔环结草

    成语拼音:
    xián huán jié cǎo
    成语解释: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语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113

    喧客夺主

    成语拼音:
    xuān kè duó zhǔ
    成语解释:
    喧:喧哗。客的声音压倒了主的声音。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成语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下卷:“采石矶、枣阳城等,皆咏宋胜金之事,喧客夺主,殊为非体。”
    114

    下里巴

    成语拼音:
    xià lǐ bā rén
    成语解释:
    下里:乡里;巴:巴蜀的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国中属而和者数千。”
    115

    萧郎陌路

    成语拼音:
    xiāo láng mò lù
    成语解释:
    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不愿或不能接近。
    成语出处:
    唐·崔郊《赠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
    116

    瞎马临池

    成语拼音:
    xiā mǎ lín chí
    成语解释:
    骑着瞎马。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成语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17

    悬榻留宾

    成语拼音:
    xuán tà liú bīn
    成语解释:
    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住下。喻对客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118

    先忧后乐

    成语拼音:
    xiān yōu hòu lè
    成语解释:
    忧虑在天下之先,安乐在天下之后。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成语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9

    薰莸同器

    成语拼音:
    xūn yóu tóng qì
    成语解释:
    香草和臭草收藏在同一个容器内。喻好与坏共处。薰:香草;莸:臭草。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120

    熏莸同器

    成语拼音:
    xún yóu tóng qì
    成语解释: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喻好与坏共处。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 关于人比人的成语 形容人比人的成语 描述人比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