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以示的成语 (21个)

    1

    鸿案相庄

    成语拼音: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
    成语解释:
    ①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敬重。后因“鸿案相庄”表夫妻和好相敬。②谓结为伉俪。
    成语出处:
    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敬重。”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2

    面缚衔璧

    成语拼音:
    miàn fù xián bì
    成语解释: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不生。古人用投降请罪。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3

    黄牌警告

    成语拼音:
    huáng pái jǐng gào
    成语解释: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黄牌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成语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4

    丹书白马

    成语拼音:
    dān shū bái mǎ
    成语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成语出处: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丹书之信,重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为盟也。”
    5

    礼贤下士

    成语拼音:
    lǐ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礼: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6

    拱手听命

    成语拼音: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成语出处:
    《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至于今。”
    7

    举案齐眉

    成语拼音:
    jǔ àn qí méi
    成语解释: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对梁鸿的尊敬。后用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8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成语拼音:
    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
    成语解释:
    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傀,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9

    拱手让人

    成语拼音:
    gǒng shǒu ràng rén
    成语解释: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10

    划地为牢

    成语拼音:
    huá dì wéi láo
    成语解释: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惩罚。后“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11

    接风洗尘

    成语拼音:
    jiē fēng xǐ chén
    成语解释:
    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慰问和欢迎。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虽也送他两把俸金,几件人事,恰好侄儿也替他接风洗尘,只好直退。”
    12

    家鸡野雉

    成语拼音:
    jiā jī yé zhì
    成语解释: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成语出处: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13

    啮臂为盟

    成语拼音:
    niè bì wèi méng
    成语解释:
    啮:咬。咬臂发誓定盟,坚决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吴小员外焚香设誓,啮臂为盟。”
    14

    啮血为盟

    成语拼音:
    niè xuè wéi méng
    成语解释:
    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坚决。
    成语出处:
    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初时,倡言排满,与黄兴、刘揆一啮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
    15

    披红挂彩

    成语拼音:
    pī hóng guà cǎi
    成语解释:
    披红绸和彩帛,荣宠、慰劳或喜庆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16

    泼水难收

    成语拼音:
    pō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
    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成语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不卸,泼水难收怎奈何?”
    17

    肉袒膝行

    成语拼音:
    ròu tǎn xī xíng
    成语解释:
    肉袒:光着身子;膝行:双腿跪着向前挪动。脱衣裸体,双腿跪着向前挪动,顺从降服或认罪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9回:“宁王大喜,依了他计,相约次日早朝,肉袒膝行,请罪道:‘蒙皇上赐宴,力不胜酒,失错触了妃履,臣出无心,罪该万死。’”
    18

    退食自公

    成语拼音:
    tuì shí zì gōng
    成语解释:
    减膳节俭。谓操守廉洁。
    成语出处:
    《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19

    唯唯连声

    成语拼音:
    wěi wěi lián shēng
    成语解释:
    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顺从。
    成语出处:
    《史记·赵世家》:“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
    20

    席薪枕块

    成语拼音:
    xí xīn zhěn kuài
    成语解释:
    旧时居丧者薪草为席,土块为枕,哀苦之意。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属茨倚庐,席薪枕块,是吉凶忧愉之情,达于居处者也。”
    * 关于以示的成语 形容以示的成语 描述以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