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众众的成语 (195个)

    121

    暴寡

    成语拼音:
    yǐ zhòng bào guǎ
    成语解释:
    以人多势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成语出处:
    《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暴寡。”
    122

    暴寡,以强凌弱

    成语拼音:
    yǐ zhòng bào guǎ,yǐ qiáng líng ruò
    成语解释: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仗着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对方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暴寡,以强凌弱。”
    123

    楚群咻

    成语拼音:
    zhòng chǔ qún xiū
    成语解释:
    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多外来的干扰。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124

    好必察

    成语拼音:
    zhòng hào bì chá
    成语解释:
    好:大家喜爱。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必须加以考查,才可以确认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恶之,必察焉;好之,必察焉。”
    125

    毁所归

    成语拼音:
    zhòng huǐ suǒ guī
    成语解释:
    毁:毁谤。人的毁谤归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齿
    成语出处: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毁所归,不寒而栗。”
    126

    虎同心

    成语拼音:
    zhòng hǔ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虎同心归水泊。”
    127

    建贤才

    成语拼音:
    zhòng jiàn xián cái
    成语解释: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多优秀的人才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128

    口难调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nán tiáo
    成语解释:
    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口。”
    129

    口铄金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下》:“心成城,口铄金。”
    130

    口同声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131

    毛飞骨

    成语拼音:
    zhòng máo fēi gǔ
    成语解释:
    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成语出处: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毛飞骨,上凌青天。”
    132

    目所归

    成语拼音:
    zhòng mu suǒ guī
    成语解释:
    归:归附,趋向。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处。形容一致赞赏
    成语出处:
    《宣和画谱·道释·辛澄》:“澄尝于蜀中大圣寺画僧伽及诸变相,士女倾城邑往观焉,……兹乃目所归,不待较而可得矣。”
    133

    难群疑

    成语拼音:
    zhòng nán qún yí
    成语解释:
    人心中都有疑难。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难塞胸。”
    134

    怒如水火

    成语拼音: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成语解释:
    人的愤怒像水火一样厉害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
    135

    说纷纭

    成语拼音:
    zhòng shuō fēn yún
    成语解释:
    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说法多而杂。
    成语出处: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136

    所共知

    成语拼音:
    zhòng suǒ gòng zhī
    成语解释:
    :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虽十目视十手指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137

    恶必察

    成语拼音:
    zhòng wù bì chá
    成语解释:
    恶:憎恶;察:考察。大家都厌恶的,必须深入进行了解,才可以确信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恶之,必察焉;好之,必察焉。”
    138

    喣漂山

    成语拼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成语解释: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语出处:
    《汉书 中山靖王胜传》:“夫喣漂山,聚蚊成雷。”
    139

    议纷纭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fēn yún
    成语解释:
    纷纭:多而杂乱。指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55回:“有言宜调代辽氏貉诸附属之兵,与国家出力者,议纷纭。”
    140

    造言惑

    成语拼音:
    zào yán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惑:迷惑。制造谣言迷惑群
    成语出处:
    清·壮者《扫迷帚》第十回:“老兄六尺须眉,何苦同妇人女子一般识见,造言惑,说得天花乱坠,凿凿有据呢!”
    * 关于众众的成语 形容众众的成语 描述众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