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佛经的成语 (7个)

    1

    如是我闻

    成语拼音:
    rú shì wǒ wén
    成语解释:
    如是:指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教传说,后为开卷语。
    成语出处:
    论》一:“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2

    想入非非

    成语拼音:
    xiǎng rù fēi fēi
    成语解释:
    非:出于;指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成语出处:
    《楞严》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3

    梵册贝叶

    成语拼音:
    fàn cè bèi yè
    成语解释:
    原本多用梵文写在贝多罗树叶上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正魏译》:“梵册贝叶,以意增损,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译者从而受之。”
    4

    金翅擘海

    成语拼音:
    jīn chì bāi hǎi
    成语解释:
    金翅:中所说鸟名;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比喻文辞笔力雄壮。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5

    盲人摸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6

    肉眼凡夫

    成语拼音:
    ròu yǎn fán fū
    成语解释:
    肉眼:中说有,天、肉慧、法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成语出处:
    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7

    水月观音

    成语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成语解释:
    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 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 关于佛经的成语 形容佛经的成语 描述佛经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