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做成的成语 (29个)

    21

    绳锯木断

    成语拼音:
    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就能把难办的事
    成语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2

    事在人为

    成语拼音:
    shì zài rén wéi
    成语解释:
    指事情要靠人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23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成语拼音:
    zuǒ shǒu huà fāng,yòu shǒu huà yuán
    成语解释:
    用左手画方形,同时用右手画圆形。比喻两件事都很难
    成语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是以心驻于目,必志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心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虽执规矩之心,由心不两用……”
    24

    亏于一篑

    成语拼音:
    kuī yú yī kuì
    成语解释:
    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
    成语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5

    木已

    成语拼音:
    mù yǐ chéng zhōu
    成语解释:
    木头已经了船。比喻事情已定局;不可挽回。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据你说来,则木已舟,实难挽回了?”
    26

    弃甲曳兵

    成语拼音:
    qì jiǎ yè bīng
    成语解释: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7

    成语拼音:
    xiàn chéng fàn
    成语解释:
    的饭食,已的饭。指坐享其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父亲今年七十九,明年八十齐头了,何不把家事交卸与孩儿掌管,吃些现茶饭,岂不为美?”
    28

    一气呵

    成语拼音:
    yī qì hē chéng
    成语解释:
    呵:呼气。一口气。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
    成语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
    29

    一事无

    成语拼音:
    yī shì wú chéng
    成语解释: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指什么事情都;形容毫无就。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百不堪。”
    * 关于做成的成语 形容做成的成语 描述做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