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农民的成语 (10个)

    1

    谷贱伤

    成语拼音:
    gǔ jiàn shāng nóng
    成语解释:
    指粮价过低,损害的利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甚贱伤伤则离散,伤则国贫。”
    2

    寓兵于

    成语拼音:
    yù bīng yú nóng
    成语解释:
    寓:寄寓,包含。指给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成语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3

    自留地

    成语拼音:
    zì liú dì
    成语解释:
    在实行业集体化以后留给个人经营的少量土地。比喻自己的私人空间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业合作化问题》:“(5)社员的自留地应有多少;(6)社员的成份问题;等等。”
    4

    村夫野老

    成语拼音:
    cūn fū yě lǎo
    成语解释:
    旧指生活在村的和老人。
    成语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5

    炙肤皲足

    成语拼音:
    zhì fū jūn zú
    成语解释:
    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耕作的辛苦。
    成语出处:
    明·宋濂《阅江楼记》:“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女有将桑行馌之勤。”
    6

    耕者有其田

    成语拼音:
    gēng zhě yǒu qí tián
    成语解释:
    耕者:种地的。指让获得自己的土地
    成语出处:
    宋庆龄《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党的声明》:“‘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的政纲。”
    7

    带牛佩犊

    成语拼音:
    dài niú pèi dú
    成语解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
    成语出处:
    《汉书·龚遂传》:“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8

    逼上梁山

    成语拼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成语解释:
    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成语出处: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9

    草泽英雄

    成语拼音:
    cǎo zé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
    草泽:荒野地。指在山林出没的起义军首领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便是有才如李渊,尚且不容于朝廷,那草泽英雄,谁人鉴赏?”
    10

    齐东野语

    成语拼音:
    qí dōng yě yǔ
    成语解释: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 关于农民的成语 形容农民的成语 描述农民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