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刀枪的成语 (13个)

    1

    入库

    成语拼音:
    dāo qiāng rù kù
    成语解释:
    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成语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2

    成语拼音:
    zhēn dāo zhēn qiāng
    成语解释:
    ①真实的。②比喻毫不作假,实实在在。
    成语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他们在这儿,不是先给孩子们糖吃,然后才真的一杀杀一大片?”欧阳山《苦斗》三八:“你知道么?人家是拿真的。不比我们光拿铁笔、扁担。”
    3

    剑戟

    成语拼音:
    dāo qiāng jiàn jǐ
    成语解释: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剑戟,灿若霜雪。”
    4

    使弄棒

    成语拼音:
    shǐ qiāng nòng bàng
    成语解释:
    指使弄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弄棒,舞剑抡。”
    5

    不入

    成语拼音:
    dāo qiāng bù rù
    成语解释:
    杀不进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孙猴子一样,早练得不入啦!”
    6

    弄棒

    成语拼音:
    wǔ qiāng nòng bàng
    成语解释:
    指使弄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试看全伙里舞弄棒的书生,犹胜满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
    7

    执棍

    成语拼音:
    chí dāo zhí gùn
    成语解释:
    拿着棍棒准备打架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执棍的逼勒。”
    8

    弄杖

    成语拼音:
    ná dāo nòng zhàng
    成语解释:
    挥舞棍棒。泛指动武。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9

    跃马

    成语拼音:
    wǔ dāo yuè mǎ
    成语解释:
    挥舞,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跃马,直取天佑。”
    10

    蛟龙戏水

    成语拼音:
    jiāo lóng xì shuǐ
    成语解释:
    比喻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11

    励兵秣马

    成语拼音:
    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12

    十八般兵器

    成语拼音: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语解释:
    本指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处: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若论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13

    同室操戈

    成语拼音:
    tóng shì cāo gē
    成语解释:
    自家人动。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关于刀枪的成语 形容刀枪的成语 描述刀枪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