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危险的成语 (120个)

    101

    深渊薄冰

    成语拼音:
    shēn yuān bó bīng
    成语解释:
    面对着深渊,脚踩着薄冰。比喻处境,心存戒惧。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02

    池鱼幕燕

    成语拼音:
    shi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
    比喻处境极易遭殃的人。
    成语出处:
    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103

    死中求生

    成语拼音:
    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
    在极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成语出处: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104

    替古人担忧

    成语拼音: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语解释: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成语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105

    螳螂捕蝉

    成语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
    成语解释: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比喻目光短浅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106

    挺身独出

    成语拼音:
    tǐng shēn dú chū
    成语解释:
    挺:撑直。面对着艰难或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成语出处:
    《北齐书·綦连猛传》:“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
    107

    委肉虎蹊

    成语拼音:
    wěi ròu hǔ xī
    成语解释: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灾祸即将到来。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108

    万死一生

    成语拼音:
    wàn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109

    衔橛之变

    成语拼音:
    xián jué zhī biàn
    成语解释:
    指车马倾覆的。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110

    瞎马临池

    成语拼音:
    xiā mǎ lín chí
    成语解释: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
    成语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11

    悬崖勒马

    成语拼音:
    xuán yá lè mǎ
    成语解释: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成语出处: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112

    燕巢卫幕

    成语拼音:
    yàn cháo wèi mù
    成语解释:
    《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后以“燕巢卫幕”比喻处境非常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
    113

    燕巢于幕

    成语拼音:
    yàn cháo yú mù
    成语解释: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114

    羊入虎群

    成语拼音:
    yáng rù hǔ qún
    成语解释:
    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115

    一生九死

    成语拼音:
    yī shēng jiǔ sǐ
    成语解释:
    谓经历多次生命而幸存。
    成语出处:
    明·刘道开《畴昔》诗:“畴昔干戈里,飘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两代六朝人。”
    116

    坐不垂堂

    成语拼音:
    zuò bù chuí táng
    成语解释:
    垂堂:近屋檐处。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比喻不在有的地方停留。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117

    自投虎口

    成语拼音:
    zì tóu hǔ kǒu
    成语解释: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的场所送死
    成语出处: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118

    知足不殆

    成语拼音:
    zhī zú bù dài
    成语解释:
    殆:。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119

    知止不殆

    成语拼音:
    zhī zhǐ bù dài
    成语解释:
    殆:。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成语出处: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0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语拼音:
    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
    成语解释:
    殆:。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关于危险的成语 形容危险的成语 描述危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