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反反的成语 (168个)

    101

    一举三

    成语拼音:
    yī jǔ sān fǎn
    成语解释: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
    102

    义无

    成语拼音:
    y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103

    欲益

    成语拼音:
    yù yì fǎn sǔn
    成语解释:
    益:得益;损:损害。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动而见尤,欲益损。”
    104

    一隅三

    成语拼音:
    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
    105

    指奏相

    成语拼音:
    zhǐ zòu xiāng fǎn
    成语解释:
    指奏:旨趣。旨趣相,各执己见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其合道一体也。”
    106

    报本

    成语拼音:
    bào běn fǎn shǐ
    成语解释:
    报:报答;本:根源;: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始也。”
    107

    不以为耻,以为荣

    成语拼音: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成语解释:
    耻:耻辱;荣:荣耀。不认为是可耻,而认为是荣耀。指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以为荣。”
    108

    成语拼音:
    chàng fǎn diào
    成语解释:
    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成语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在会上,即使不和上面唱调,至少也得闹出点新花样。”
    109

    从流忘

    成语拼音:
    cóng liú wàng fǎn
    成语解释: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110

    聪明被聪明误

    成语拼音:
    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
    成语解释:
    自以为聪明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成语出处:
    宋 苏轼《东坡续集 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111

    当断不断,受其乱

    成语拼音:
    dāng duàn bù duàn,fǎn shòu qí luàn
    成语解释:
    当:应当,应该;断:决断。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受其乱’,乃是也。”
    112

    本还原

    成语拼音:
    fǎn běn huán yuán
    成语解释:
    :同“返”,归,还。指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连服一二次,方才本还原,知得人事。”
    113

    本溯源

    成语拼音:
    fǎn běn sù yuán
    成语解释:
    :同“返”,归,还;溯:寻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成语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已部:“昔之人孔之乎,渊渊深思,盖知之矣,故本溯源,立胎教之义,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
    114

    哺之情

    成语拼音:
    fǎn bǔ zhī qíng
    成语解释: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成语出处: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115

    跌文章

    成语拼音:
    fǎn diē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
    形容正话说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原来三荷包进来的时候,本想做个跌文章,先说个不成功,好等他哥来还价,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计策。”
    116

    盈天

    成语拼音:
    fèi fǎn yíng tiān
    成语解释:
    沸:翻滚;: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盈天,喊声不绝。”
    117

    戈一击

    成语拼音:
    fǎn gē yī jī
    成语解释:
    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戈击之。”
    118

    客为主

    成语拼音:
    fǎn kè wéi zhǔ
    成语解释:
    客人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客为主之法。”
    119

    负类

    成语拼音:
    fù lèi fǎn lún
    成语解释:
    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成语出处:
    《列子·仲尼》:“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伦,不可胜言也。”张湛注:“负,犹背也。类,同也。”
    120

    来复去

    成语拼音:
    fǎn lái fù qù
    成语解释:
    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来复去,看了又看。”
    * 关于反反的成语 形容反反的成语 描述反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