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发生的成语 (156个)

    101

    惹草沾风

    成语拼音:
    rě cǎo zhān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迷恋女色,与配偶以外的女性暖昧关系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勾引的惹草沾风泼赖徒,辱没杀受戒传灯好宗祖。”
    102

    日渐月染

    成语拼音:
    rì jiàn yuè rǎn
    成语解释: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逐渐的变化。同“日濡月染”。
    成语出处:
    宋 程珌《丙子轮对札子》:“招之得其地矣,又当各分其屯,无杂官军,盖一与之染,则日渐月染,尽成弃甲之人,不幸有警,则彼此相持,莫肯先进;一有微功,则彼此交集,反戈自戕,岂暇向敌哉。”
    103

    日濡月染

    成语拼音:
    rì rú yuè rǎn
    成语解释: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成语出处:
    清·魏祝亭《两粤傜俗记》:“因避徭赋,举家窜入,日濡月染,凡饮食衣服器用,皆与真傜无异。”
    104

    日月合璧

    成语拼音:
    rì yuè hé bì
    成语解释: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日食,在望月食。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105

    史不绝书

    成语拼音:
    shǐ bù jué shū
    成语解释: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同类的事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106

    睡长梦多

    成语拼音:
    shuì cháng mèng duō
    成语解释: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不利的变化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所长,毛遂自荐,我当大媒好了!事情是越快办越好,睡长梦多!”
    107

    舍策追羊

    成语拼音:
    shě cè zhuī yáng
    成语解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108

    时过境迁

    成语拼音:
    shí guò jìng qiān
    成语解释: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变化。
    成语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109

    山高水低

    成语拼音:
    shān gāo shuǐ dī
    成语解释:
    比喻意外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110

    思患预防

    成语拼音:
    sī huàn yù fáng
    成语解释:
    想到会祸患,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成语出处:
    《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111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成语拼音:
    shuǐ kě zài zhōu,yì kě fù zhōu
    成语解释: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的困难和危险。
    成语出处:
    《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112

    石烂江枯

    成语拼音:
    shí làn jiāng kū
    成语解释:
    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成语出处:
    《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王骥]乃与思禄约,许土目得部勒诸蛮,居孟养如故,立石金沙江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11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成语拼音:
    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成语解释:
    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114

    私谐欢好

    成语拼音:
    sī xié huān hǎo
    成语解释:
    私:秘密;谐:和合。指男女间非明媒正娶而关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
    115

    瞬息千变

    成语拼音:
    shùn xī qiān biàn
    成语解释:
    瞬息:极短的时间。指在瞬息之间就会快而复杂的变化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变的,只看雯兄养疴一个月,国家已经蹙地八百里了。”
    116

    商羊鼓舞

    成语拼音:
    shāng yáng gǔ wǔ
    成语解释:
    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之前的预兆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辨政》:“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117

    时移势迁

    成语拼音:
    shí yí shì qiān
    成语解释:
    时候不同,情况也了变化。
    成语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118

    时异事殊

    成语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语解释:
    殊:不同;差异。时间不同,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样。意思是事物随着时间改变而变化。亦作“时异势殊”。
    成语出处: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尚恐议者曰:‘时异事殊。’臣请复为陛下租举近效之尤章者以辩焉。”
    119

    时移势易

    成语拼音:
    shí yí shì yì
    成语解释: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变化。
    成语出处:
    清 杭世骏《质疑 诸史》:“时移势易,踵事增华,亦不得独罪商君矣。”
    120

    山雨欲来

    成语拼音:
    shān yǔ yù lái
    成语解释: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省略,指预示有事情
    成语出处:
    郁达夫《大风圈外》:“这一种不平,怨愤,与被压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跃跃山雨欲来的空气,实在还不只是一个教会学校里的舆情。”
    * 关于发生的成语 形容发生的成语 描述发生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