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受到的成语 (158个)

    101

    目擩耳染

    成语拼音:
    mù rù ěr rǎn
    成语解释:
    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成语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102

    名重一时

    成语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成语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103

    鸟兽率舞

    成语拼音:
    niǎo shòu shuài wǔ
    成语解释:
    率:一起。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感化
    成语出处: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曾不得与鸟兽率舞、蛮夷纵观为比,衔酸抱痛,且耻且惭!”
    104

    宁折不弯

    成语拼音:
    nìng zhé bù wān
    成语解释:
    本指白杨木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成语出处:
    《齐民要术 卷五 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105

    破鼓乱人捶

    成语拼音:
    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成语解释:
    比喻人失势大家的欺侮。
    成语出处:
    冯骥才《神鞭》:“好啊!破鼓乱人捶呀!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就砸你的铺子!”
    106

    潘郎车满

    成语拼音:
    pān láng chē mǎn
    成语解释:
    潘安的车上装满果子。形容美男子女性的青睐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107

    怦然心动

    成语拼音:
    pēng rán xīn dòng
    成语解释: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108

    蒲扇价增

    成语拼音:
    pú shàn jià zēng
    成语解释:
    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109

    启聩振聋

    成语拼音:
    qǐ kuì zhèn lóng
    成语解释: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成语出处:
    清·邓显鹤《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聩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说。”
    110

    求全之毁

    成语拼音:
    qiú quán zhī huǐ
    成语解释:
    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了毁谤。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1

    前人种德后人收

    成语拼音:
    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
    成语解释:
    德:德行。指上辈的人有德行,后辈的人会恩惠
    成语出处:
    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归田自寿》:“恰才个绕蜗居编菊篱,又报道步蟾宫折桂手,端的是前人种德后人收。”
    112

    软刀子

    成语拼音:
    ruǎn dāo zǐ
    成语解释:
    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和腐蚀的手段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我们的老调子,也就是一把软刀子。”
    113

    辱门败户

    成语拼音:
    rǔ mén bài hù
    成语解释:
    指败坏门风,使家族差异辱。
    成语出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样人家,着他辱门败户。”
    114

    染神乱志

    成语拼音:
    rǎn shén luàn zhì
    成语解释:
    谓思想迷惑扰乱。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笔头虽写得数句诗,所谓本心不正,脉理皆邪,读之将恐染神乱志,非徒无益。’某佩服其言。”
    115

    日削月朘

    成语拼音:
    rì xuē yuè juān
    成语解释: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搜刮。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116

    如坐春风

    成语拼音:
    rú zuò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良师的教育。
    成语出处: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第四卷:“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117

    四郊多垒

    成语拼音:
    sì jiāo duō lěi
    成语解释:
    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敌军侵扰。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118

    恃强倚宠

    成语拼音:
    shì qiáng yǐ chǒng
    成语解释:
    恃:倚仗;倚:仗恃。仗恃自己的手段高强和主人的宠爱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争奈这嫦娥恃强倚宠,卖弄新鲜题目。”
    119

    神色不惊

    成语拼音:
    shén sè bù jīng
    成语解释:
    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惊动而十分镇定。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120

    身死名辱

    成语拼音:
    shēn sǐ míng rǔ
    成语解释:
    辱:玷辱。人死了声誉还了玷辱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6回:“但当以郑忽标题,专写三折,而未折证以鲁桓公之求援,而反致身死名辱。”
    * 关于受到的成语 形容受到的成语 描述受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