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可以的成语 (381个)

    161

    由小见大

    成语拼音:
    yóu xiǎo jiàn dà
    成语解释:
    从小的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成语出处:
    李欣《老生常谈·编村史》:“作自我教育的‘村史’,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联想所及,由小见大。”
    162

    因小见大

    成语拼音:
    yīn xiǎo jiàn dà
    成语解释:
    从小的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看出大的方面
    成语出处:
    163

    一叶知秋

    成语拼音:
    yī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64

    众好必察

    成语拼音:
    zhòng hào bì chá
    成语解释:
    众好:大家喜爱。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必须加考查,才确认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5

    众议成林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指众人的议论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乱真。
    成语出处:
    《淮南子 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高诱注:“众人皆议平地生林,无翼之禽能飞,凡人信之为实然也。”
    166

    兵不厌诈

    成语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成语解释:
    诈:蒙骗。用兵作战经常使用伪装;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167

    并蒂芙蓉

    成语拼音:
    bìng dì fú róng
    成语解释: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相媲美。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168

    百二河山

    成语拼音:
    bǎi èr hé shān
    成语解释:
    百二:二敌百。指山河险固,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169

    避风港

    成语拼音:
    bì fēng gǎng
    成语解释:
    一种无装卸设备、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的港口。比喻一块躲避危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
    张贤亮《心安即福地》:“外面的世界虽然波涛汹涌,家总是一个安宁的避风港。”
    170

    不留余地

    成语拼音:
    bù liú yú dì
    成语解释: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回旋的余地。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171

    百世师

    成语拼音:
    bǎi shì shī
    成语解释:
    品德学问做为百代的表率。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172

    兵行诡道

    成语拼音:
    bīng xíng guǐ dào
    成语解释: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
    173

    不言而谕

    成语拼音:
    bù yán ér yù
    成语解释:
    言:解释,说明。不用说就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174

    尝鼎一脔

    成语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175

    察今知古

    成语拼音:
    chá jīn zhī gǔ
    成语解释: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成语出处:
    176

    触类旁通

    成语拼音:
    chù lèi páng tōng
    成语解释: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177

    嗔拳不打笑面

    成语拼音: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成语解释:
    比喻不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178

    超群绝伦

    成语拼音:
    chāo qún jué lún
    成语解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179

    丛轻折轴

    成语拼音:
    cóng qīng zhé zhóu
    成语解释:
    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使车轴折断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
    180

    吃软不吃硬

    成语拼音:
    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
    成语解释:
    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成语出处:
    清 醉月山人《狐狸缘全传》第三回:“从来小孩爱戴高帽儿,吃软不吃硬。
    * 关于可以的成语 形容可以的成语 描述可以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