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可可的成语 (375个)

    261

    指麾

    成语拼音:
    zhǐ huī kě dìng
    成语解释:
    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平定。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262

    知其不而为之

    成语拼音: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
    成语解释: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而为之者与?’”
    263

    知其不为而为

    成语拼音: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
    成语出处:
    郭沫若《南京印象》:“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264

    昭然

    成语拼音:
    zhāo rán kě jiàn
    成语解释:
    昭然:明白的样子。指明明白白,以着见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见矣。”
    265

    炙手

    成语拼音:
    zhì shǒu kě rè
    成语解释: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成语出处: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266

    凿凿

    成语拼音:
    záo záo kě jù
    成语解释:
    凿凿:确实。指确实无误,以作为依据。亦作“凿凿有据”。
    成语出处: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据。”
    267

    指掌

    成语拼音:
    zhǐ zhǎng kě qǔ
    成语解释:
    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成语出处:
    《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取。”
    268

    自作孽,不

    成语拼音:
    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
    成语解释:
    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违;自作孽,不活。”
    269

    动摇

    成语拼音:
    bù kě dòng yáo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动摇了。”
    270

    分割

    成语拼音:
    bù kě fēn gē
    成语解释:
    割:分割,划分。不容许割裂
    成语出处: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分割的。”
    271

    估量

    成语拼音:
    bù kě gū liàng
    成语解释:
    难以估计
    成语出处: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估量的作用。”
    272

    告人

    成语拼音:
    bù kě gào rén
    成语解释: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成语出处: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273

    究诘

    成语拼音:
    bù kě jiū jié
    成语解释: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好好一座中国江山,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闹的四分五裂,不究诘,共和在那里?”
    274

    开交

    成语拼音:
    bù kě kāi jiāo
    成语解释:
    开:解开;交:纠缠。不能解脱纠缠。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吴赞善听到这里,便气的不开交。”
    275

    抗拒

    成语拼音:
    bù kě kàng jù
    成语解释:
    不能抵抗并拒绝
    成语出处: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抗拒的。”
    276

    理喻

    成语拼音:
    bù kě lǐ yù
    成语解释: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277

    磨灭

    成语拼音:
    bù kě mó miè
    成语解释: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成语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278

    偏废

    成语拼音:
    bù kě piān fèi
    成语解释:
    偏废:偏重这个放弃了那个。指对相互关联的事物不能偏重一个方面;废弃或忽视另一个方面;而应同时并重。
    成语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偏废也。”
    279

    侵犯

    成语拼音:
    bù kě qīn fàn
    成语解释:
    不能侵凌触犯
    成语出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侵犯。”
    280

    企及

    成语拼音:
    bù kě qǐ jí
    成语解释:
    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成语出处:
    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企而及之者,性也。”
    * 关于可可的成语 形容可可的成语 描述可可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