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名义的成语 (28个)

    21

    假道灭虢

    成语拼音:
    jiǎ dào miè guó
    成语解释: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而灭亡这个国家。
    成语出处:
    《左传 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22

    借公行私

    成语拼音:
    jiè gōng xíng sī
    成语解释:
    借公事的谋取私利。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23

    借尸还魂

    成语拼音:
    jiè shī huán hún
    成语解释:
    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出现。
    成语出处:
    元 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24

    托公行私

    成语拼音:
    tuō gōng xíng sī
    成语解释: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谋取私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25

    同门异户

    成语拼音:
    tóng mén yì hù
    成语解释:
    一样,实质不同。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
    26

    挟天子而令诸侯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号令诸侯。比喻借用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后庭,谁能御之?”
    27

    挟天子令诸侯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号令诸侯。比喻借用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
    28

    挟天子以令天下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 关于名义的成语 形容名义的成语 描述名义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