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听说的成语 (9个)

    1

    成语拼音:
    dào tīng tú shuō
    成语解释:
    道、途:路。路上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而涂(途),德之弃也。”
    2

    摇尾涂中

    成语拼音:
    yáo wěi tú zhōng
    成语解释: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庄子·秋水》。曳尾,犹
    成语出处: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3

    耳闻目击

    成语拼音:
    ěr wén mù jī
    成语解释:
    击:接触。亲自,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4

    丑话在前头

    成语拼音:
    chǒu huà shuō zài qián tóu
    成语解释:
    不中的话先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成语出处: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3章:“丑话在前头,这件事谁的嘴里缺把门的,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负。”
    5

    鼎铛有耳

    成语拼音:
    dǐng chēng yǒu ěr
    成语解释: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知道。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6

    亘古未闻

    成语拼音:
    gèn gǔ wèi wén
    成语解释: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7

    旷古未闻

    成语拼音:
    kuàng gǔ wèi wéi
    成语解释:
    自古以来没有过。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吴江阙大尹接到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8

    前古未闻

    成语拼音:
    qián gǔ wèi wén
    成语解释:
    从来没有过。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赞》:“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9

    前所未闻

    成语拼音:
    qián suǒ wèi wén
    成语解释:
    从来没有过。
    成语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 关于听说的成语 形容听说的成语 描述听说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