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团结的成语 (23个)

    1

    安定

    成语拼音:
    ān dì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成语出处:
    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的指示,整顿军队。”
    2

    精诚

    成语拼音: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
    精诚:真诚。真心诚意;一致。
    成语出处: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才能赢得和平。”
    3

    举国一致

    成语拼音:
    jǔ guó yī zhì
    成语解释:
    全国上下,一致。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4

    挑拨离间

    成语拼音:
    tiǎo bō lí jiàn
    成语解释: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挑拨:引起;挑动;离间:隔开、拆散;使人不和睦。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5

    一致

    成语拼音:
    tuán jié yī zhì
    成语解释: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一致,共同赴敌。”
    6

    反间之计

    成语拼音:
    fǎn jiàn zhī jì
    成语解释:
    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使之不的计策。
    成语出处:
    《孙子·用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7

    朋心合力

    成语拼音:
    péng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
    朋:同。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杜乔传赞》:“李杜司职,朋心合力。”
    8

    拳中掿沙

    成语拼音:
    quán zhōng nuò shā
    成语解释:
    用手握沙,捏合不到一起。比喻不
    成语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便似水底捺瓜,亲子父便似拳中掿沙。”
    9

    四分五裂

    成语拼音:
    sì fēn wǔ liè
    成语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不统一。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10

    水清无鱼

    成语拼音:
    shuǐ qīng wú yú
    成语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人。
    成语出处: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11

    水至清则无鱼

    成语拼音: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成语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人。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

    同心并力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bìng lì
    成语解释:
    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13

    同心合力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
    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14

    同舟而济

    成语拼音:
    tóng zhōu ér jì
    成语解释: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15

    为丛驱雀

    成语拼音:
    wèi cóng qū què
    成语解释:
    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人,把一些本来可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
    16

    为渊驱鱼

    成语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
    成语解释: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比喻不会人;把一些本来可以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17

    吴越同舟

    成语拼音:
    wú yuè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8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9

    协力同心

    成语拼音:
    xié lì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心:思想;协:合。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20

    煮豆燃萁

    成语拼音:
    zhǔ dòu rán qí
    成语解释:
    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 关于团结的成语 形容团结的成语 描述团结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