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圆形的成语 (24个)

    1

    方足

    成语拼音:
    fāng zú yuán lú
    成语解释:
    脚、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颅”。
    成语出处:
    《陈书 高祖纪上》:“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颅,万不遗一。”
    2

    方底

    成语拼音:
    fāng dǐ yuán gài
    成语解释:
    方底器皿,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盖,必不合矣。”
    3

    方领

    成语拼音: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成语解释:
    的衣领和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成语出处: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4

    方枘

    成语拼音:
    fāng ruì yuán záo
    成语解释:
    枘:榫头;凿:榫眼;卯眼。方的榫头;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5

    左手画方,右手画

    成语拼音:
    zuǒ shǒu huà fāng,yòu shǒu huà yuán
    成语解释:
    用左手画方,同时用右手画。比喻两件事都很难做成
    成语出处: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是以心驻于目,必志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心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由心不两用……”
    6

    殊趣

    成语拼音:
    fāng yuán shū qù
    成语解释:
    殊趣:不同的意趣。因方状各异,意趣大相径庭。比喻人或事物各异,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
    《宋书·礼志一》:“今者见生,或年在扞格,方殊趣,宜听其去就,各从所安。”
    7

    拟规画

    成语拼音:
    nǐ guī huà yuán
    成语解释:
    按照规画。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成语出处:
    8

    冠方领

    成语拼音:
    yuán guān fāng lǐng
    成语解释:
    冠:古代的帽子。帽方领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读书人
    成语出处:
    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9

    规矩准绳

    成语拼音:
    guī jǔ zhǔn shéng
    成语解释:
    规:画的工具;矩:画方或直角的工具;规矩:规曲尺;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准:水平仪;绳:墨线;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
    成语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 赞学》:“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
    10

    箪瓢陋室

    成语拼音:
    dān piáo lòu shì
    成语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祭太史公》:“箪瓢陋室,若饫万钟。”
    11

    箪瓢陋巷

    成语拼音:
    dān piáo lòu xiàng
    成语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

    箪食壶浆

    成语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成语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13

    壶浆箪食

    成语拼音:
    hú jiāng dān shí
    成语解释: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容百姓欢迎军队
    成语出处: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14

    陋巷箪瓢

    成语拼音:
    lòu xiàng dān piáo
    成语解释: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容生活极为穷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

    指囷相赠

    成语拼音:
    zhǐ què xiāng zèng
    成语解释:
    囷: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16

    白璧微瑕

    成语拼音:
    bái bì wēi xiá
    成语解释:
    璧:中间有孔的扁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17

    白璧无瑕

    成语拼音:
    bái bì wú xiá
    成语解释:
    璧:古代玉器;扁;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18

    尺璧非宝

    成语拼音:
    chǐ bì fēi bǎo
    成语解释:
    璧:中有孔的扁玉器。直径一尺的璧玉并不珍贵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19

    断璧残璋

    成语拼音:
    duàn bì cán zhāng
    成语解释:
    璧: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像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璧。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璧残璋裹绛纱。”
    20

    箪食瓢饮

    成语拼音:
    dān shí piáo yǐn
    成语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关于圆形的成语 形容圆形的成语 描述圆形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