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地位的成语 (202个)

    121

    沐猴而冠

    成语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解释: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122

    名门大族

    成语拼音:
    míng mén dà zú
    成语解释:
    名门:豪门。高贵的、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况且我既为官,做我配的,须是名门大族。”
    123

    名门望族

    成语拼音:
    míng mén wàng zú
    成语解释:
    名门:豪门。高贵的、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124

    卖身投靠

    成语拼音:
    mài shēn tóu kào
    成语解释: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成语出处:
    鲁迅《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125

    目无下尘

    成语拼音:
    mù wú xià chén
    成语解释:
    下尘:下风,比喻低下的人。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高傲,看不起比自己低下的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126

    明扬侧陋

    成语拼音:
    míng yáng cè lòu
    成语解释:
    侧陋:之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成语出处:
    《尚书 尧典》:“明明扬侧陋。”
    127

    卖友求荣

    成语拼音:
    mài yǒu qiú róng
    成语解释:
    指靠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
    成语出处:
    柳亚子《咏史》:“卖友求荣事可羞,觑颜枉自附清流。”
    128

    蹑屩担簦

    成语拼音:
    niè juàn dān dēng
    成语解释:
    同“蹑蹻檐簦”。指身分、低下。
    成语出处:
    明·宋濂《太上清正一万寿宫住持提点张公碑铭序》:“公皆蹑屩担簦,往拜其坐下。”
    129

    南面称尊

    成语拼音:
    nán miàn chēng zūn
    成语解释:
    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尊:或辈分高。指称王称帝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6回:“今日成全了赵某大功,日后果能南面称尊,得遇令郎之日,义当重报。”
    130

    男女平等

    成语拼音:
    nán nǚ píng děng
    成语解释:
    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等
    成语出处:
    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131

    牛童马走

    成语拼音:
    niú tóng mǎ zǒu
    成语解释:
    旧时泛指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成语出处: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132

    男尊女卑

    成语拼音:
    nán zūn nǚ bēi
    成语解释:
    尊:尊贵;卑:卑下。男的尊贵;女的卑下。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认为男子高贵;妇女低下。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
    133

    平步登天

    成语拼音:
    píng bù dēng tiān
    成语解释: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或境界。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滞色已开,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134

    破壁飞去

    成语拼音:
    pò bì fēi qù
    成语解释: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一下子升得很快。
    成语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35

    攀高谒贵

    成语拼音:
    pān gāo yè guì
    成语解释: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136

    贫贱不能移

    成语拼音:
    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成语解释:
    不会因生活贫困,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7

    平起平坐

    成语拼音:
    píng qǐ píng zuò
    成语解释:
    平:没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时代相同的人同时站起;同时坐下。现比喻相同;权力相等。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坏了学校规矩。”
    138

    轻车简从

    成语拼音:
    qīng chē jiǎn cóng
    成语解释: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的人)。
    成语出处:
    《荡寇志》第111回:“独点范成龙一人随护,又带亲随数人,轻车简从,与流广一同上京。”
    139

    取而代之

    成语拼音:
    qǔ ér dài zhī
    成语解释:
    夺取别人的、权利而代替他。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140

    屈高就下

    成语拼音:
    qū gāo jiù xià
    成语解释:
    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低的人。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 关于地位的成语 形容地位的成语 描述地位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