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地方的成语 (416个)

    261

    灭门刺史

    成语拼音:
    miè mén cì shǐ
    成语解释:
    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成语出处:
    明·敖英《东谷赘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讼之。”
    262

    谋莫难于周密

    成语拼音: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
    成语解释:
    谋:计谋。谋划最难的在于周到严密
    成语出处:
    《鬼谷子·摩篇》:“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263

    鸣琴而治

    成语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语解释: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官的谀词。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264

    名胜古迹

    成语拼音:
    míng shèng gǔ jì
    成语解释: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265

    马上墙头

    成语拼音:
    mǎ shàng qiáng tóu
    成语解释:
    指男女青年相恋的
    成语出处:
    宋 晁端礼《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266

    蛮烟瘴雨

    成语拼音:
    mán yān zhàng yǔ
    成语解释:
    指南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
    成语出处:
    宋 黄公度《眼儿媚 梅词和傅参议韵》词:“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267

    马足龙沙

    成语拼音:
    mǎ zú lóng shā
    成语解释: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
    成语出处:
    曼殊室主人《班定远平西域》第一幕:“虎头燕颔,人言万里之侯;马足龙沙,胸有千秋之业。”
    268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成语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成语解释: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听人支配。
    成语出处:
    《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269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成语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成语解释: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当家作主,不去大受人指使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270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成语拼音: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成语解释: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当家作主,不去大受人指使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宁为鸡尸,不为牛从。”
    271

    怕处有鬼

    成语拼音:
    pà chù yǒu guǐ
    成语解释:
    越是害怕的越是有鬼出现。比喻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出现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话所说:怕处有鬼。”
    272

    平淡无奇

    成语拼音:
    píng dàn wú qí
    成语解释: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273

    徘徊歧路

    成语拼音:
    pái huí qí lù
    成语解释:
    徘徊:在一个来回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
    成语出处:
    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若或眷恋穷城,徘徊歧路。”
    274

    破家县令

    成语拼音:
    pò jiā xiàn lìng
    成语解释:
    指横暴的官。
    成语出处:
    明 敖英《东谷赘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讼之。”
    275

    枇杷门巷

    成语拼音:
    pí pá mén xiàng
    成语解释:
    旧时指妓女居住的
    成语出处: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门里闭门居。”
    276

    偏乡僻壤

    成语拼音:
    piān xiāng pì rǎng
    成语解释:
    荒凉偏僻的
    成语出处:
    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277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成语拼音: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成语解释: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278

    穷村僻壤

    成语拼音:
    qióng cūn pì rǎng
    成语解释:
    穷:贫穷;僻:偏僻。荒远偏僻的
    成语出处:
    清·汪琬《工部尚书充经筵讲官汤公墓志铭》:“虽穷村僻壤,莫不感颂其政。”
    279

    去而之他

    成语拼音:
    qù ér zhī tā
    成语解释:
    去:离开;之:往。离开一个到另一个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去而之他。”
    280

    秋豪之末

    成语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语解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同“秋毫之末”。
    成语出处:
    《庄子 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 关于地方的成语 形容地方的成语 描述地方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