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小大的成语 (272个)

    161

    亏得便宜

    成语拼音:
    chī xiǎo kuī dé dà biàn yí
    成语解释:
    指暂时亏损一点期待将来的收益
    成语出处:
    162

    同,存

    成语拼音: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成语解释:
    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成语出处:
    163

    成语拼音:
    qiè dà yā xiǎo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64

    成语拼音:
    yǎn dà dù xiǎo
    成语解释:
    比喻人眼光高,肚量
    成语出处:
    165

    喉咙

    成语拼音:
    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成语解释:
    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成语出处:
    166

    爱鹤失众

    成语拼音:
    ài hè shī zhòng
    成语解释:
    比喻因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167

    播糠眯目

    成语拼音:
    bō kāng mǐ mù
    成语解释: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但造成的危害却很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
    168

    伯仲叔季

    成语拼音:
    bó zhòng shū jì
    成语解释: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169

    称臣纳贡

    成语拼音:
    chēng chén nà gòng
    成语解释:
    旧时指国向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国,无不称臣纳贡。”
    170

    沧海一鳞

    成语拼音:
    cāng hǎi yī lín
    成语解释:
    海中的一片鱼鳞。比喻非常渺
    成语出处:
    《冷眼观》第七回:“因要替一个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阔公子,把自己从前十载青灯,半生黄卷,都随着乌鞭黑帽,犹如沧海一鳞,巫山片云,顷刻间风弛电掣,卷入无何有之乡。”
    171

    沧海一粟

    成语拼音:
    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
    沧海:海;粟:谷子。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微不足道。也作“海一粟”。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2

    长街短巷

    成语拼音:
    cháng jiē duǎn xiàng
    成语解释:
    犹言巷。
    成语出处:
    《醒世恒言 卖郎独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窝等件,买巨锁儿锁了门,便往长街短巷,访求父亲。”
    173

    串街走巷

    成语拼音:
    chuàn jiē zǒu xiàng
    成语解释:
    串:串门;巷:胡同。在巷走来走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174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结果会造成很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175

    初生牛犊不怕虎

    成语拼音: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成语解释:
    牛犊:牛;刚生下来的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176

    尺枉寻直

    成语拼音:
    chǐ wǎng xún zhí
    成语解释:
    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的让步换来较的利益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177

    称薪而爨

    成语拼音:
    chēng xīn ér cuàn
    成语解释: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事,不从处着眼。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而未可以治也。”
    178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差:相差;毫厘:很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结果会造成很的错误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179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结果会造成很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180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结果会造成很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 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关于大小大的成语 形容大小大的成语 描述大小大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