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孝子的成语 (12个)

    1

    求忠出

    成语拼音:
    qiú zhōng chū xiào
    成语解释:
    谓寻求忠臣必于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行为首。孔曰:‘事亲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之门。’”
    成语出处: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行为首。孔曰:‘事亲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之门。’”
    2

    贤孙

    成语拼音:
    xiào zǐ xián sūn
    成语解释:
    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孙。泛指有行的孙。
    成语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贤孙。”
    3

    慈孙

    成语拼音:
    xiào zǐ cí sūn
    成语解释:
    对祖先顺的孙。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4

    顺孙

    成语拼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成语解释:
    顺父母的儿,有德行的孙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
    5

    忠臣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xiào zǐ
    成语解释: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之极也。”
    6

    爱日

    成语拼音:
    xiào zǐ ài rì
    成语解释:
    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爱日。”
    7

    先意承志

    成语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ì
    成语解释:
    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君之所为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8

    伯俞泣杖

    成语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成语解释:
    伯俞:古代名。形容对父母极为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9

    风木含悲

    成语拼音:
    fēng mù hán bēi
    成语解释:
    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的悲伤。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养而亲不待也。”
    10

    小受大走

    成语拼音:
    xiǎo shòu dà zǒu
    成语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家语 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11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成语拼音:
    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成语解释:
    杖:用棍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小菙则待笞,大杖则逃。”
    12

    割股疗亲

    成语拼音:
    gē gǔ liáo qīn
    成语解释:
    股:大腿。旧指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妯娌两个商议,说要割股疗亲,可以回生起死。”
    * 关于孝子的成语 形容孝子的成语 描述孝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