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实际的成语 (178个)

    141

    书呆子

    成语拼音:
    shū dāi zǐ
    成语解释: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知识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142

    嫂溺叔援

    成语拼音:
    sǎo nì shū yuán
    成语解释: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情况而变通做法。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143

    色仁行违

    成语拼音:
    sè rén xíng wéi
    成语解释:
    表面上主张仁德,行动却背道而驰。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144

    守株缘木

    成语拼音:
    shǒu zhū yuán mù
    成语解释:
    比喻不根据情况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成语出处: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椽木乎?”
    145

    通古达变

    成语拼音:
    tōng gǔ dá biàn
    成语解释: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情况灵活行事。
    成语出处:
    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也。”
    146

    屠门大嚼

    成语拼音:
    tú mén dà jiáo
    成语解释: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
    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147

    通权达变

    成语拼音:
    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语解释: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情况灵活变通。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148

    听其言而观其行

    成语拼音: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成语解释: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行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49

    无的放矢

    成语拼音:
    wú dì fàng shǐ
    成语解释: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150

    文牍主义

    成语拼音:
    wén dú zhǔ yì
    成语解释: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151

    响不辞声

    成语拼音:
    xiǎng bù cí shēng
    成语解释:
    响:回声。回响不能离开声音。比喻荣誉从作为得来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杂言》:“响不辞声,鉴不辞形,君子正一,而万物皆成。”
    152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成语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语解释:
    所学的不是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没有学。指学和用脱节背离
    成语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153

    虚论高议

    成语拼音:
    xū lùn gāo yì
    成语解释:
    不切,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成语出处:
    《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154

    虚名在外

    成语拼音:
    xū míng zài wài
    成语解释:
    虚名:与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的名声
    成语出处:
    155

    相体裁衣

    成语拼音:
    x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
    相:视。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成语出处:
    清·李渔《巧团圆·认母》:“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看他做得什么事来,然后相体裁衣,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
    156

    虚谈高论

    成语拼音:
    xū t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的言论
    成语出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谈高论,专在荣利。”
    157

    心中无数

    成语拼音:
    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
    指对情况不太了解或处理事情没有把握。数:数目;指掌握的情况。
    成语出处:
    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158

    心中有数

    成语拼音:
    xīn zhōng yǒu shù
    成语解释:
    比喻了解情况;心里有底。
    成语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159

    一场春梦

    成语拼音:
    yī chǎng chūn mèng
    成语解释: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的想法落了空。
    成语出处:
    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160

    因地制宜

    成语拼音:
    yīn dì zhì yí
    成语解释: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成语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 关于实际的成语 形容实际的成语 描述实际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