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容恐的成语 (16个)

    1

    胆寒发竖

    成语拼音:
    dǎn hán fā shù
    成语解释:
    怖之极。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2

    肤粟股栗

    成语拼音:
    fū sù gǔ lì
    成语解释: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非常惧。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3

    汗流至踵

    成语拼音:
    hàn liú zhì zhǒng
    成语解释: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极端惧或惭愧。
    成语出处:
    《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4

    寒毛卓竖

    成语拼音:
    hán máo zhuó shù
    成语解释: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非常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5

    惊魂动魄

    成语拼音:
    jīng hún dòng pò
    成语解释:
    十分
    成语出处:
    清 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惊魂动魄,心胆堕地也。”
    6

    惊魂丧魄

    成语拼音:
    jīng hún sàng pò
    成语解释:
    十分惧。
    成语出处: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7

    惊神破胆

    成语拼音:
    jīng shén pò dǎn
    成语解释:
    极其惧。
    成语出处: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8

    惊心丧魄

    成语拼音:
    jīng xīn sàng pò
    成语解释:
    亦作“惊心褫魄”。形十分惧。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9

    毛发悚立

    成语拼音:
    máo fà sǒng lì
    成语解释:
    毛发:头发和汗毛;耸:竖起。头发与汗毛竖起。形非常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迄今思之,尚毛发悚立也。”
    10

    毛骨悚然

    成语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语解释: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非常惧惊骇。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关于容恐的成语 形容容恐的成语 描述容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