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常言的成语 (6个)

    1

    古语

    成语拼音:
    gǔ yǔ cháng yán
    成语解释:
    :习惯说的话,如谚语、格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说的话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
    2

    缀琐

    成语拼音:
    xí cháng zhuì suǒ
    成语解释:
    袭:因袭;缀:拼合。袭用,堆砌琐语。比喻行文水平和风格均不高
    成语出处:
    清·方苞《书后》:“震川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循请者之意,袭缀琐,虽欲大远于俗,其道无由。”
    3

    才广妨身

    成语拼音:
    cái guǎng fáng shēn
    成语解释:
    妨:妨害。自恃才能广博,有时反而害了自己。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成语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为功名将命亏……道才广妨身,官高害已。”
    4

    不教之教

    成语拼音:
    bù jiào zhī jiào
    成语解释: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 君守》:“不教之教,无之诏。
    5

    地久天长

    成语拼音:
    dì jiǔ tiān cháng
    成语解释: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6

    鲸吞虎噬

    成语拼音: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以桥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 关于常言的成语 形容常言的成语 描述常言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