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得到的成语 (280个)

    241

    天相吉人

    成语拼音:
    tiān xiàng jí rén
    成语解释: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天的帮助
    成语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242

    天与人归

    成语拼音:
    tiān yǔ rén guī
    成语解释: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人民拥护。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243

    歪打正着

    成语拼音:
    wāi dǎ zhèng zháo
    成语解释:
    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当;却侥幸满意的结果。歪:不正;着:击中。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将药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谁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气好的时节,吃了药就安稳睡了一觉。”
    244

    寤寐求之

    成语拼音:
    wù mèi qiú zhī
    成语解释:
    比喻迫切地希望某种事物。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45

    无任之禄

    成语拼音:
    wú rèn zhī lù
    成语解释:
    谓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禄位。
    成语出处:
    《孔丛子·陈士义》:“子顺相魏,改甓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246

    无为而治

    成语拼音:
    wú wéi ér zhì
    成语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247

    悬而未决

    成语拼音:
    xuán ér wèi jué
    成语解释: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解决。
    成语出处: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248

    朽骨重肉

    成语拼音:
    xiǔ gǔ zhòng ròu
    成语解释: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了新生。
    成语出处:
    宋·苏辙《谢复官表》:“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骨重肉。”
    249

    虚受益,满招损

    成语拼音: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成语解释:
    虚:虚心;受:;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好处
    成语出处:
    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250

    学无师承

    成语拼音:
    xué wú shī chéng
    成语解释:
    师承:相承的师法。学业没有老师的指教传授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诗:“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251

    心心念念

    成语拼音:
    xīn xīn niàn niàn
    成语解释: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头。心里老是想着。指想做某件事或某种东西。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心心念念做将去。”
    252

    一报还一报

    成语拼音:
    yi bào huan yi bào
    成语解释:
    旧时认为做了怎幺样的事,就有怎幺样的报应。也指怎幺对待别人的,也就会怎幺样的回报。
    成语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做冤仇能做毒,少不的一报还一报。”
    253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成语拼音: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
    成语解释:
    忽然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254

    邀功讨好

    成语拼音:
    yāo gōng tǎo hǎo
    成语解释:
    指为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人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5章:“另外,他对自己更不满意的是,他的行为看来似乎是向少安一家人邀功讨好一般!”
    255

    以火去蛾

    成语拼音:
    yǐ huǒ qù é
    成语解释: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相反的结果。
    成语出处:
    《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韩子》:“以火去蛾蛾愈多,以鱼殴蝇蝇愈至。”
    256

    一壶千金

    成语拼音:
    yī hú qiān jīn
    成语解释: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257

    羽翮已就

    成语拼音:
    yǔ hé yǐ jiù
    成语解释:
    翮:鸟翼。羽毛已经丰满。比喻已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258

    一介不取

    成语拼音:
    yī jiè bù qǔ
    成语解释: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的一点都不要。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259

    缘名失实

    成语拼音:
    yuán míng shī shí
    成语解释:
    缘:循沿。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没有事物真实的本质
    成语出处:
    宋·苏轼《震奎阁碑》:“汉明以察为明,而梁武以弱为仁,皆缘名失实,去佛远甚。”
    260

    意前笔后

    成语拼音:
    yì qián bǐ hòu
    成语解释:
    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充分表现。
    成语出处:
    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 关于得到的成语 形容得到的成语 描述得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