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得到的成语 (280个)

    121

    知遇之荣

    成语拼音:
    zhī yù zhī róng
    成语解释:
    知遇:赏识或重用。指受赏识和重用的荣宠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122

    不费之惠

    成语拼音:
    bù fèi zhī huì
    成语解释:
    指白白的好处。
    成语出处:
    《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123

    不义之财

    成语拼音:
    bù y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的钱财。
    成语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124

    打着灯笼没处寻

    成语拼音: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成语解释:
    比喻很难,不容易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要错过了,打着灯笼没处寻!”
    125

    打着灯笼没处找

    成语拼音: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成语解释:
    比喻很难,不容易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只怕走遍天下,打着灯笼没处找去。”
    126

    姑射神人

    成语拼音:
    gū yè shén rén
    成语解释:
    姑射:山名;神人:道的人。原指姑叶山的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127

    换骨脱胎

    成语拼音:
    huàn gǔ tuō tāi
    成语解释: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彻底改造。
    成语出处:
    金 侯善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
    128

    宦囊羞涩

    成语拼音:
    huàn náng xiū sè
    成语解释:
    宦囊:因做官而的财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129

    及第成名

    成语拼音:
    jí dì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功名。
    成语出处: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130

    两全其美

    成语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成语解释: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好处。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131

    来之不易

    成语拼音:
    lái zhī bù yì
    成语解释: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成功或财物非常不容易。
    成语出处: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2

    囊里盛锥

    成语拼音:
    náng lǐ shèng zhuī
    成语解释: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机会表现自己。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133

    拍手称快

    成语拼音: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语解释:
    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134

    取法乎上

    成语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
    成语解释: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成语出处:
    老舍《我怎样写火葬》:“假若文艺作品的目的只是为给人娱乐,那么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作品便根本不应存在。我们似应当‘取法乎上’吧?”
    135

    求益反损

    成语拼音:
    qiú yì fǎn sǔn
    成语解释:
    为了好处,反而招来祸害。
    成语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趣》:“不唯坏此一句,并下句亦减气味,所谓求益反损。”
    136

    如鱼

    成语拼音:
    rú yú dé shuǐ
    成语解释:
    好像鱼水一样。比喻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37

    受之无愧

    成语拼音:
    shòu zhī wú kuì
    成语解释:
    受:接受,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成语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138

    脱骨换胎

    成语拼音:
    tuō gǔ huàn tāi
    成语解释:
    道教语,指修道者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彻底改造
    成语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蕴真:你却是脱骨换胎。”
    139

    弹冠相庆

    成语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成语解释: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140

    傥来之物

    成语拼音:
    tǎng lái zhī wù
    成语解释:
    傥来:偶然、意外来的。无意中的或非本分应的财物。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 关于得到的成语 形容得到的成语 描述得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