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态度的成语 (257个)

    101

    回天转地

    成语拼音:
    huí tiān zhuǎn dì
    成语解释: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
    成语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
    102

    回心转意

    成语拼音:
    huí xīn zhuǎn yì
    成语解释: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
    成语出处: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103

    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成语拼音: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
    成语解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104

    矜持不苟

    成语拼音:
    jīn chí bù gǒu
    成语解释:
    矜持:保持庄严的;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成语出处:
    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05

    敬鬼神而远之

    成语拼音:
    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成语解释:
    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06

    绝裾而去

    成语拼音:
    jué jū ér qù
    成语解释: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十分坚决。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107

    九牛拉不转

    成语拼音:
    jiǔ niú lā bù zhuàn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坚决。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108

    畸轻畸重

    成语拼音:
    jī qīng jī zhòng
    成语解释: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不公正。
    成语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轻畸重之弊。”
    109

    拒人千里

    成语拼音:
    jù rén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傲慢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110

    拒人于千里之外

    成语拼音: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语解释:
    形容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111

    矫时慢物

    成语拼音:
    jiǎo shí màn wù
    成语解释:
    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傲慢。
    成语出处:
    《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112

    谨小慎微

    成语拼音:
    jǐn xiǎo shèn wēi
    成语解释: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成语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113

    敬小慎微

    成语拼音:
    jìng xiǎo shèn wēi
    成语解释: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成语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114

    疾言厉色

    成语拼音:
    jí yán lì sè
    成语解释: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
    成语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115

    畸重畸轻

    成语拼音:
    jī zhòng jī qīng
    成语解释: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成语出处: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 编审 编审余论》:“丁与粮,无畸重畸轻之弊。”
    116

    看破红尘

    成语拼音:
    kàn pò hóng chén
    成语解释:
    红尘:佛家称人世间。看破人生事情;对一切持超脱。这是一种消极厌世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117

    抗颜高议

    成语拼音:
    kàng yán gāo yì
    成语解释:
    抗颜:不看别人的颜色;高议:发表高明的议论。指严正地阐述自己的意见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抗颜高议,自以无前。”
    118

    抗颜为师

    成语拼音:
    kàng yán wéi shī
    成语解释:
    抗颜:不看别人脸色,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119

    牢不可拔

    成语拼音:
    láo bù kě bá
    成语解释:
    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固执、不能动摇
    成语出处:
    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120

    立场不稳

    成语拼音:
    lì chǎng bù wěn
    成语解释:
    对问题所持的观点不能持之以恒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他们是立场不稳,爱憎不明,敌我不分。”
    * 关于态度的成语 形容态度的成语 描述态度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