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意谓的成语 (27个)

    1

    恩不放债

    成语拼音:
    ēn bù fàng zhai
    成语解释:
    对亲人不宜放债。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2

    皇天不负苦心人

    成语拼音:
    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成语解释:
    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愿。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
    3

    礼为情貌

    成语拼音:
    lǐ wéi qíng mào
    成语解释:
    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4

    触类而长

    成语拼音:
    chù lèi ér cháng
    成语解释:
    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触逢事类而增长之。”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
    成语出处:
    语出《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触逢事类而增长之。”
    5

    曲不离口

    成语拼音:
    qǔ bù lí kǒu
    成语解释:
    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6

    以刑去刑

    成语拼音:
    yǐ xíng qù xíng
    成语解释:
    用刑罚遏止刑罚,从重量刑,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
    成语出处:
    《商君书·靳令》:“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以刑去刑,刑去事成。”高亨注:“‘轻其重者’一句是衍文,《韩非子·饬令篇》无,是其证。”又《去强》:“以刑去刑,国治。”
    7

    抱表寝绳

    成语拼音:
    bào biǎo qǐn shéng
    成语解释:
    指坐卧不离准则。坚持德操。
    成语出处:
    《文子 下德》:“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施号令,天下从风。”
    8

    背城借一

    成语拼音:
    bèi chéng jiè yī
    成语解释: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作最后的奋斗。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9

    半面之交

    成语拼音:
    bàn miàn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62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10

    白首相知

    成语拼音:
    bái shǒu xiāng zhī
    成语解释: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老年知己。
    成语出处:
    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11

    白头如新

    成语拼音:
    bái tóu rú xīn
    成语解释:
    白头:头发白了;引申为时间久长;新:新交。从相识至头发白了;还同新交的朋友一样。相知不深。常与“倾盖如故”搭配使用。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12

    抱子弄孙

    成语拼音:
    bào zǐ nòng sūn
    成语解释:
    弄:逗弄。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成语出处: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13

    单文孤证

    成语拼音:
    dān wén gū zhèng
    成语解释:
    仅有的证据。不足凭信。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14

    大音希声

    成语拼音: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语解释: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
    成语出处: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15

    膏唇拭舌

    成语拼音:
    gāo chún shì shé
    成语解释: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16

    过都历块

    成语拼音:
    guò dōu lì kuài
    成语解释:
    越过都市,经过山阜。纵横驰骋,施展才能。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万两溪吏部》:“仆倘未即老死,行将见执事任重道远、过都历块以耀当世。”
    17

    高顾遐视

    成语拼音:
    gāo gù xiá shì
    成语解释:
    向高远处看。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18

    角巾东路

    成语拼音:
    jiǎo jīn dōng lù
    成语解释: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成语出处: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19

    借面吊丧

    成语拼音:
    jiè miàn diào sāng
    成语解释:
    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
    《后汉书·弥衡传》载:汉末弥衡恃才傲物,别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20

    卖狗悬羊

    成语拼音:
    mài gǒu xuán yáng
    成语解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
    成语出处: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 关于意谓的成语 形容意谓的成语 描述意谓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