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愚昧无知的成语 (8个)

    1

    成语拼音:
    yú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
    非常笨;糊涂;又没有识。
    成语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敢稀圣旨!”
    2

    草木

    成语拼音:
    cǎo mù yú fū
    成语解释:
    蠢;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3

    不辨菽麦

    成语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或指缺乏实际生产识。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4

    成语拼音:
    méng mèi wú zhī
    成语解释:
    钝糊涂;没有识;不通事理。
    成语出处:
    《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所以为罪。”
    5

    以瞽引瞽

    成语拼音:
    yǐ gǔ yǐn gǔ
    成语解释: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的人去引导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6

    混沌不分

    成语拼音:
    hùn dùn bù fēn
    成语解释:
    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
    成语出处: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7

    猿猴取月

    成语拼音:
    yuán hóu qǔ yuè
    成语解释:
    比喻。也比喻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由得近伊。”
    8

    浑浑噩噩

    成语拼音:
    hún hún è è
    成语解释:
    浑浑:厚厚;朴实厚道;噩噩:严正的样子。指浑厚而严正的样子。现多形容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 关于愚昧无知的成语 形容愚昧无知的成语 描述愚昧无知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