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拾遗的成语 (11个)

    1

    道不

    成语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
    :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
    2

    路无

    成语拼音:
    lù wú shí yí
    成语解释:
    见“路不”。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器不雕伪,……”
    3

    涂不

    成语拼音:
    tú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
    涂:通“途”,道路。路上有失物,无人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
    4

    补阙

    成语拼音:
    bǔ quē shí yí
    成语解释:
    阙:通“缺”,缺失。:补录漏。补录缺失漏的内容。
    成语出处:
    《晋书 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
    5

    道不,夜不闭户

    成语拼音: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成语解释:
    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6

    补阙

    成语拼音:
    shí yí bǔ quē
    成语解释: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逸的事迹。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补阙,招贤进能。”
    7

    道无

    成语拼音:
    dào wú shí yí
    成语解释:
    同“道不”。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
    8

    举如鸿毛,取如

    成语拼音: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
    成语解释:
    举一根羽毛,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成语出处:
    《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楚若。”
    9

    补过

    成语拼音:
    bǔ guò shí yí
    成语解释:
    :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成语出处:
    《汉书 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臣之愿也。
    10

    路不

    成语拼音:
    lù bù shí yí
    成语解释:
    :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处: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国无狱讼。”
    * 关于拾遗的成语 形容拾遗的成语 描述拾遗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