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损害的成语 (27个)

    1

    人不利己

    成语拼音:
    sǔn rén bù lì jǐ
    成语解释:
    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2

    利己

    成语拼音:
    lì jǐ sǔn rén
    成语解释: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别人利益。参见“人利己”。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君当传与世人,广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人。”
    3

    谦受益,满招

    成语拼音:
    qiān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成语解释: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自满会招致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
    4

    公肥私

    成语拼音:
    sǔn gōng féi sī
    成语解释:
    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成语出处:
    《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公肥私,无理取闹。”
    5

    己利人

    成语拼音:
    sǔn jǐ lì rén
    成语解释:
    自己,使别人得利。
    成语出处:
    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6

    虚受益,满招

    成语拼音: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成语解释:
    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自满会招致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7

    不以辞

    成语拼音:
    bù yǐ cí hài zhì
    成语解释: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辞,不以辞志。”
    8

    蠹国

    成语拼音:
    dù guó hài mín
    成语解释:
    蠹:。危国家,残人民。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民,怨气腾天。”
    9

    人利己

    成语拼音:
    sǔn rén lì jǐ
    成语解释:
    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人利己惹人憎。”
    10

    益上

    成语拼音:
    yì shàng sǔn xià
    成语解释:
    有益上层的人,下层的人
    成语出处:
    《清史稿·世祖本纪》:“厚己薄人,益上下,是朕之罪一也。”
    11

    欲益反

    成语拼音:
    yù yì fǎn sǔn
    成语解释:
    益:得益;。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反受。形容事与愿违。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动而见尤,欲益反。”
    12

    不以词

    成语拼音:
    bù yǐ cí hài yì
    成语解释: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意’。”
    13

    残民

    成语拼音:
    cán mín hài wù
    成语解释:
    残:伤。摧残百姓,财物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14

    剥床以肤

    成语拼音:
    bō chuáng yǐ fū
    成语解释: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床:卧具。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或深切的痛苦
    成语出处:
    《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15

    以私

    成语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成语解释:
    谓因私情而公道或公德。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公。’遂往死之。”
    16

    执文

    成语拼音:
    zhí wén hài yì
    成语解释:
    谓拘泥于字面而内容。
    成语出处: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推考其故,盖提举盐事司执文意,谓非贫乏不在此数。”
    17

    与虎谋皮

    成语拼音:
    yǔ hǔ móu pí
    成语解释: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关系的人去商量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
    成语出处:
    《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18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成语拼音:
    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本来想别人,结果却了自己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活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

    旦旦而伐

    成语拼音:
    dàn dàn ér fá
    成语解释:
    多比喻天天或斫丧。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20

    谷贱伤农

    成语拼音:
    gǔ jiàn shāng nóng
    成语解释:
    指粮价过低,农民的利益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 关于损害的成语 形容损害的成语 描述损害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