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救助的成语 (28个)

    1

    扶危济困

    成语拼音:
    fú wēi jì kùn
    成语解释:
    扶:帮;支持;济:拯。扶持、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2

    扶危拯溺

    成语拼音:
    fú wēi zhěng nì
    成语解释:
    溺:落水。扶危难者,起落水者。比喻尽力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
    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3

    劫富

    成语拼音:
    jié fù jiù pín
    成语解释:
    劫:强取;。夺取富人的财产,穷苦百姓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反’……‘劫富贫’等旗号,攻占城市,诛戮官吏。”
    4

    人须

    成语拼音:
    jiù rén xū jiù chè
    成语解释:
    :援,挽;彻:彻底。比喻别人应该做得彻底,不能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
    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身无盘费,岂能同去,若又拆散,不如不你了。自古道人须彻,叫当直的,银子取五两过来。”
    5

    焚拯溺

    成语拼音:
    jiù fén zhěng nì
    成语解释:
    焚:火灾;溺:水灾。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陷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6

    胡越同舟

    成语拼音:
    hú yuè tóng zhōu
    成语解释:
    犹言吴越同舟。谓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语本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如左右手。”
    成语出处:
    语出宋·苏轼《大臣论下》:“故曰同舟而遇风,则胡越可使相如左右手。”
    7

    灾恤邻

    成语拼音:
    jiù zāi xù lín
    成语解释:
    ,援;恤:体恤,周济。和体恤邻国的灾祸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灾恤邻,道也。”
    8

    被发缨冠

    成语拼音:
    pī fà yīng guàn
    成语解释: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别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之;虽被发缨冠而之,可也。”
    9

    同忧相

    成语拼音:
    tóng yōu xiāng jiù
    成语解释: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
    10

    患难相恤

    成语拼音:
    huàn nàn xiāng xù
    成语解释:
    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甚至不惜生命
    成语出处:
    《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11

    矜贫恤独

    成语拼音:
    jīn pín xù dú
    成语解释:
    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贫苦和孤独的人。
    成语出处:
    《魏书 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12

    秦庭之哭

    成语拼音:
    qín tíng zhī kū
    成语解释:
    原指向别国请求兵。后也指哀求别人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13

    慈悲为怀

    成语拼音:
    cí bēi wéi huái
    成语解释:
    佛教认为人应以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14

    分贫振穷

    成语拼音:
    fēn pín zhèn qióng
    成语解释:
    分财物穷困的人。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
    15

    患难相死

    成语拼音:
    huàn nàn xiāng sǐ
    成语解释: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甚至不惜生命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
    16

    涸辙之鲋

    成语拼音:
    hé zhé zhī fù
    成语解释: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17

    济寒赈贫

    成语拼音:
    jì hán zhèn pín
    成语解释:
    济:济;赈:赈济。寒苦,赈济贫穷。
    成语出处:
    《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18

    济弱扶危

    成语拼音:
    jì ruò fú wēi
    成语解释:
    济:;弱:弱小。指弱小危难的人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
    19

    济人利物

    成语拼音:
    jì rén lì wù
    成语解释:
    别人,对世事有益。
    成语出处:
    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20

    济时拯世

    成语拼音:
    jì shí zhěng shì
    成语解释:
    济:。形容拯济时世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列传》:“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
    * 关于救助的成语 形容救助的成语 描述救助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