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教化的成语 (9个)

    1

    凤仪兽舞

    成语拼音:
    fèng yí shòu wǔ
    成语解释: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成语出处: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2

    金口木舌

    成语拼音:
    jīn kǒu mù shé
    成语解释: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的人。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3

    礼废乐崩

    成语拼音:
    lǐ fè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混乱,动荡不宁
    成语出处:
    汉·公孙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议》:“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
    4

    礼坏乐崩

    成语拼音: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成语出处: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5

    礼坏乐缺

    成语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语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梁书·徐勉传》:“礼坏乐缺,故国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
    6

    礼乐崩坏

    成语拼音:
    lǐ yuè bēng huài
    成语解释: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
    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
    7

    鸣琴而治

    成语拼音:
    míng qín ér zhì
    成语解释:
    指以礼乐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8

    向风慕义

    成语拼音:
    xiàng fēng mù yì
    成语解释:
    指向往其,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番夷求贡疏》:“因而连合西僧,向风慕义,交臂请贡,献琛来王。”
    9

    乡风慕义

    成语拼音:
    xiàng fēng mù yì
    成语解释:
    乡:通“向”。指向往其,仰慕其礼仪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延颈举踵,媀媀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 关于教化的成语 形容教化的成语 描述教化的成语。

热门推荐